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四年來,山東省委、省紀委始終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采取有力措施,持續加強作風建設,推動全省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向上向善,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作風保障。
以上率下,高位約束引導
中央印發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后,山東省委迅速組織傳達學習,及時研究制定《中共山東省委常委會落實中央政治局八項規定的實施辦法》,從10個方面對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出具體規定。
發揚較真精神抓督促。省本級“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自2013年以來逐年減少,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召開的全省性會議累計降幅過半。

實施上下聯動抓整治。專項整治公款吃喝公款送禮、“庸懶散拖”、收“紅包”及購物卡等問題。

發揮職能部門監管作用。查處黨員干部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問題,查處黨員干部使用假車牌照逃避監督問題,部署開展省管企業領導人員關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問題專項檢查。

全面層層壓實主體責任。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工作情況作為省紀委常委同廳局級黨政正職廉政談話,縣級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向市紀委全會述廉述責,縣級黨政班子成員向同級紀委全會述廉述責的重要內容。

緊盯不放,持續加壓發力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以不變的高壓,應對變異的“四風”。八項規定實施之初,聚焦群眾關注度高、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糾治、持續發力;隨著工作不斷深入,緊盯“四風”新動向新表現,制定新招、對癥下藥,多管齊下、鍥而不舍。
注重小事小節。每年省紀委全會都把監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糾正“四風”作為重要內容,專題部署安排。在執紀重點上,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從具體問題入手,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
暢通舉報渠道。為方便社會監督舉報,省市縣三級建立紀檢監察網上舉報系統,開設“12388”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郵箱,密切關注網絡輿情,多層次、多渠道受理群眾舉報。省紀委監察廳門戶網站設立“糾正‘四風’監督舉報e線通”,開通手機客戶端舉報平臺和微信公眾號舉報端口,今年以來共分揀信息2056條,分揀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網上舉報平臺信息18000余條。
開展明察暗訪。緊盯重要節點,省市縣三級聯動,全面排查與重點檢查、蹲守與跟蹤、突擊暗訪與隨機回訪相結合。同時,調整暗訪頻率,隨時安排暗訪檢查。

問責一個,警醒一片。強化責任追究,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直接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2015年以來,全省共有1211人因“四風”問題受到責任追究,占各類問責總人數的78.5%。

嚴肅查處,越往后執紀越嚴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黨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后不收斂、不知止的頂風違紀行為作為重中之重,動真格、出重拳、下猛藥,堅決從嚴懲治查處,對構成違紀的堅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不以批評教育、誡勉談話和內部通報代替。
改進方式,堅持直查快辦。省紀委直查“四風”問題,平均3至5天查清主要事實,半月之內作出處理,有效防止說情干擾。
數據最有說服力。截至今年10月,全省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814起,處理19235人,黨紀政紀處分8583人。

強化震懾,持續通報曝光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板起臉”來抓紀律,用好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這一“利器”,堅持定期曝光、隨時曝光、專題曝光相結合,不斷提升通報曝光的頻次。
重要節點周通報,典型問題月通報,持續不斷地通報曝光,產生了強大的警示震懾效應,釋放出了執紀必嚴、常抓不懈的強烈信號。

全省堅持標本兼治、立破并舉,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反對“四風”、改進作風的制度規定,做到整頓治理一類問題、祛除一個病根、健全鞏固一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