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購買豪車,然后轉手再賣給需要的人,從中賺取差價,根據大家眾籌的比例分成,如果眾籌來的車賣不出去,投資的錢還有12%的年利息。這種變現快、收益高的理財模式,于2015年11月在高新區舜泰廣場一家名為“聚創金融”的平臺上線,隨后吸引了各地投資者。今年11月8日該平臺突然無法提現,隨后因涉嫌非法吸收存款罪被立案調查。

  靠眾籌車賺差價 沒想到被騙慘了

  “網站上宣稱,一輛奔馳GL級豪車,眾籌價格70萬,回報周期14天,萬元收益為280元。”在一家名為“聚創眾籌”的網站上,河北市民陳先生一邊指著網頁,一邊向記者介紹這家位于濟南高新區舜泰廣場,從事眾籌二手車業務的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聚創眾籌為濟南舜康洲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旗下眾籌平臺,成立于2015年11月,主要產品為汽車眾籌項目,包括二手車和平行進口車(指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購買,并引入中國市場的汽車)。“據他們客服介紹,很多車都是別人預訂的,先眾籌買回來,十幾天就可賣出去,然后差價利潤大家分成。”

  從2016年1月接觸該平臺,陳先生最初覺得他們公司進行實物眾籌比較有保障,而且二手車回款周期短,從1月至今,他共投入資金300多萬,至今這些錢都沒提現出來。

  “這些錢除了我全部的積蓄,還有向親戚朋友借的以及銀行貸款……”同樣遭到提現困難的,還有來自全國各自的投資商,他們都在該平臺進行了“眾籌二手車”業務。

  據介紹,目前遭遇提現困難的投資商有30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涉及金額9000多萬。

  說穩賺不賠,“聚創金融”吹得天花亂墜

  那么到底什么是汽車眾籌呢?所謂的汽車眾籌,就是“聚創金融”平臺定期發布眾籌標的物汽車,每個會員都可以認籌,等汽車賣出去后賺取差價,平臺和投資人按比例分成。

  一般來說,就是30%和70%的比例。即眾籌成功后售出金額與眾籌金額差價的30%作為平臺費用,剩余70%按投資人的投資比例進行分配。

  如果40天未成功售出,則由聚創精品車行按眾籌價年利率12%(月利率1%)溢價回購;如眾籌期眾籌失敗,資金退回聚創眾籌投資人個人賬戶,其間無收益。多位投資人向記者介紹了投資該平臺“穩賺不賠”的運營模式。

  被指虛假“標的物” 根本沒有買方和賣方

  按這個模式,為何會出現提現困難?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些所謂的二手車,都是虛假標的物,壓根兒不存在賣方和買方。這名知情人表示,這些網站上眾籌的車輛,最開始都是平臺負責人拍的朋友的車,后來就是去二手車交易市場拍來,直到二手車交易市場不再讓他們拍。最后,該平臺干脆從網上下載相關圖片,進行處理后,加上“眾籌二手車”的字樣,以冒充準備眾籌的車。

  如果有實際標的物,這種運營模式能否持久?一位從事二手車交易的車商告訴記者,該平臺上二手車的眾籌價格與其他二手車交易平臺相差無幾,而平行車報價超過市場價好幾倍,按報價來看,平臺以眾籌價位購車后,很難有盈利空間。“按照這個模式,投資者十幾天一萬元賺300元的收益,這種投資回報率太高了。”該二手車車商表示。

  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已被立案調查

  目前,“聚創金融”二手車眾籌平臺還能打開,該官網顯示,平臺累積交易額超4.2億,用戶為1990人。聚創眾籌官網首頁稱其有“多種安全措施、第三方資金托管、預期年化收益40%—60%、1000萬風險備用金”,但并未對其風險備用金、資金托管等安全措施進行更詳細披露。

  28日下午,記者來到該平臺運營公司所在的舜泰廣場2號樓28層。該公司玻璃大門緊鎖,透過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物品凌亂。玻璃門上貼著各種官方公告,其中一張為:要求該公司員工看到通知后主動聯系舜華路派出所民警。還有一張公告標明:聚創眾投,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已被濟南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立案調查。投資者準備相應材料,到舜華路派出所登記。

  據該大樓物業介紹,從11月開始,陸續有外地人跑來要錢,但該公司人員都不在。物業人員表示,由于聯系不到公司法人,這些來要錢的人也沒什么辦法。

  “聚創金融”二手車交易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有多少人報案,涉及金額是否有投資人所說的9000多萬?記者聯系了舜華路派出所,對方表示正在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