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潘跟朋友的微信聊天記錄
事前曾給朋友發微信,內容暗示將要走極端
處理事故的民警介紹,事故車輛懸掛德州牌照,事發前沿二環西高架由北向南行駛。事故地點正在進行二環西路南延工程,是個工地,前方設置了隔離墩和反光錐桶,平時很少有車輛到達。直到事發近兩個小時后,事故現場才被打掃衛生的環衛工發現并報警。
明明設置有隔離措施,又沒有其他車輛影響,事故轎車為何突然失控撞向了隔離墩呢?最初,民警判斷可能是因為駕駛員喝了酒,后按照程序提取其血液樣本,并未檢測到酒精含量。
隨著調查的深入,幾段微信的聊天內容讓民警判斷事故的起因很可能是駕駛員感情出現問題,進而導致其走極端。
經查,駕駛員姓潘,今年26歲,濟南商河縣人。在小潘的手機里,民警發現了事發前他跟朋友的聊天記錄。在聊天中,小潘多次提到“要走了”,并稱“出了車禍還可以給我奶奶賠點錢,把我刪了吧就當不認識這個人”“唯獨對不起的就是我奶奶,我這輩子是對不起她了,希望下輩子還做她的孫子,還能認識你”。
除了這些,小潘在聊天中還給朋友發過多張圖片,內容是各種車速下發生事故時出現的后果:“時速100,撞到東西車子差不多該掰了”“時速110,你會實際體會到什么是飛車”“時速160,車頭撞到東西人也不用救了,人大概也變成爛泥了”“時速170,這種情況下出車禍,鐵片就跟紙片一樣脆弱。”
最后,小潘還給朋友發了一張截圖,稱車速到了120人就沒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