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苗寨
結婚后,莊鳳美一邊支教,一邊參加教師資格培訓,并通過考試獲得了教師資格證。她希望參加凱里市的教師招考,正式考上教師,然后繼續回到魚寨小學教書。“這一輩子就扎根在魚寨了!”莊鳳美說。
去年9月,因學生人數又少了一些,魚寨小學三年級以上被并入8公里外的格細村小學,學生們每個周末徒步三個小時上學。魚寨小學只剩下20個7歲以下的孩子,被編為學前班和一年級。莊鳳美一個人教學前班。
目前,莊鳳美被共青團貴州省委、貴州省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列入扶貧接力計劃志愿者,每月有固定生活補助。
莊鳳美現在的家就在魚寨,離學校幾百米遠,她每天除了教書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農活。她生了一個兒子,如今已兩歲。丈夫吳成玉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勤快老實,負責地里大部分的農活,莊鳳美上課時他還要帶兒子。公公婆婆才五十歲上下,長期在浙江溫州打工,辛苦掙錢為兒子媳婦修建了一棟木樓。在外多年見過世面的婆婆對莊鳳美說:“你只要好好教書就可以了,家里要用錢有我和你爸!”
“到貴州支教,嫁到苗寨,我就是舍不得苗寨的孩子。”已經在魚寨支教三年半的莊鳳美說,她在魚寨生活很快樂,“只是我非常內疚的是,傷了爸爸媽媽的心,妹妹為此已經一年不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