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送她來支教
媽媽不放心從未出過遠門的莊鳳美,跟著女兒踏上了開往貴州的火車。
那是2013年3月的一天。母女二人在凱里下了火車,轉短途中巴車到了三棵樹鎮南宮村。魚寨還在大山里,有七八公里山路。
爬過一個山頭,前面的路斷了。一個山頭發生滑坡,掩埋了進山的小路。正在母女二人無計可施之時,魚寨小學的老師出山來,劃著船從巴拉河上一路尋將過來。
小漁船載著莊鳳美母女進了山,繞了一公里的水路,來到了一道大山腳下。老師帶著她們母女倆棄船上山。
平原地區來莊鳳美母女二人幾乎是手腳并用,走幾步就停下來喘氣。三個小時之后,她們終于爬到山頂的魚寨。
魚寨小學全校師生三十多人在寨口列隊歡迎千里迢迢趕來支教的莊老師。
熱情而簡單的歡迎儀式,讓莊鳳美感動萬分,也讓她的媽媽放下了心,第二天就出山回了山東。
“既然來了就好好教書,沒有生活費了就給家里打電話。”媽媽離開時哭著丟下這么一句話。

骨干老師
魚寨小學,因為地處深山老林,存在了幾十年,曾經是一個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完全小學,學生最多的時候有著80多人。近年來,隨著村里人外出打工,不少孩子被父母帶出了大山,學校里的學生越來越少。莊鳳美來到時,魚寨小學全校師生也就三十多人,六個年級,兩個老師,師資嚴重不夠。莊鳳美一來就投入教學,負擔了高年級的語文課。
23歲的莊鳳美在大山里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來自生活上的不習慣,而是來自語言不通,村里的老人、小孩,基本都是說苗話,她聽不懂對方說話,對方也聽不懂她說話。
在莊鳳美的努力下,學校里的兩位村里土生土長的老師開始糾正普通話,學生們也逐漸學會普通話。莊鳳美成了魚寨小學最得力的骨干教師,也成了學生們最喜歡的老師,雖然她只是個“編外”的支教者。
莊鳳美在學校不拿一分工資,所有花費全靠家里接濟,偶爾也會有網友資助一點。生活雖然簡樸,但是在山里需要花錢的時候不多,所以她的支教生活也還算是順順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