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富萬戶,一厘值千金”。在寧津當地有個這樣的說法:抓兩個月的蟋蟀可以讓千家萬戶致富,個頭大、戰斗力強的蟋蟀更是可能賣出上千甚至上萬元。每年處暑之后,上千外地客商齊聚蟋蟀產地寧津,在蟋蟀的江湖里你來我往,你爭我斗。如今,寧津市場已經接近尾聲。據說,今年最貴的一只蟋蟀賣出萬元高價。




“軟黃金”蟋蟀動輒身價過萬 午夜后開始熱鬧的蟋蟀市場
小縣城靠蟋蟀名聞全國今年最貴的一只蟋蟀賣出萬元價
9月8日,白露過后第二天。晨光還未熹微,德州寧津縣長途汽車站的客運廣場,聚集了操著本地口音的農民和各地口音的客商。最近一個月,這個小縣城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熱鬧,把他們聚集在此的就是風聞全國的小蟲:蟋蟀。
寧津的蟋蟀驍勇善戰,多次獲得國際國內大賽冠軍。自上世紀90年代起,寧津縣政府每年辦蟋蟀節,吸引了眾多外地客商。關于寧津蟋蟀還有個傳說:風流皇帝宋徽宗酷愛玩蟋蟀,被金兵俘虜,路過山東寧津,行李散了,從車上掉下來一個小盆,蹦出一只蟋蟀。宋徽宗垂淚對蟋蟀說,你走吧,800年后,你會稱雄華夏。正好800年后,在寧津舉辦了第一屆蟋蟀文化節。
8日5點,蟋蟀文化市場已經聚集了不少人。當地農民把連夜抓來的蟋蟀分裝在白色小罐子里。如何分辨哪只小罐里裝的蟋蟀是“好貨”?秘密就藏在小罐的蓋兒上,每名賣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標注著蟋蟀的品相,有的蓋子上寫著“好”、“大”,還有的畫著圓圈、直線等符號。
來自全國各地的買家更是為了挑選一只好蟋蟀不遺余力。買家們頭上戴著頭燈,耳朵上別著蟋蟀草——用來挑逗蟋蟀的草棍兒,每到一個攤位就拿著蟋蟀草“挑逗”蟋蟀。一旦蟋蟀被挑釁,震起翅膀發出響亮的叫聲,買家就可分辨優劣了。
白露已過,蟋蟀節臨近尾聲。今年最貴的一只蟋蟀以一萬多的高價被南方的一名買家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