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2016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在奢侈品消費中,中國正由吊絲消費向中產消費轉型,也就是說,人們不再盲目進行“LOGO崇拜”,轉向奢侈生活方式,如SPA、旅游和休閑娛樂等。

  記者了解到,本來在奢侈品中濟南人就屬于“保守型”消費,與LOGO相比,濟南人更喜歡奢侈生活方式。

  濟南女性“LOGO”消費更理性

  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近期發布的《2016麥肯錫中國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消費升級在中國正呈現出旺盛的勢頭和活力,高端產品的增速超過了大眾產品和廉價產品。

  不過,奢侈品不再集中在印著“LOGO”的各大品牌上,而是轉向奢侈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享受奢侈品的同時也是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

  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消費者聲稱愿意在休閑娛樂上花更多的錢,并且越來越重視均衡、健康和以家庭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與其他城市相比,濟南的奢侈品消費本就屬于保守型,即使在“LOGO崇拜”的消費中,也沒有那么瘋狂。

  以女性為例,記者調查發現,她們最愛買的“LOGO”單品是包包。在濟南的“白富美”階層,1萬元—4萬元的價位是她們最愛的大牌包包。

  “以香奈兒的包為例,有1萬多的,也有十多萬的,我會更愿意選擇那個1萬多的。”濟南85后潮人蔣雯說。價位之外,她們更重視的是包包的配飾性和實用性。“我有大學同學是四川人,她們跟我的消費觀念完全不同,她們會更追逐那些新款、限量版的包包,十幾萬買一個包很正常。”

  蔣雯的例子代表了多數濟南年輕女性對奢侈品的看法:實用占在第一位,如果購買能力有限,寧愿選擇輕奢品牌而不愿去購買一個大牌A貨。

  輕奢品牌比國際大牌更吃香

  在經四路的一家商場中,有個叫“CHARLES&KEITH”的包包品牌在濟南賣得非常不錯,相比于一些奢侈大牌在濟南關店,這家品牌卻不斷在濟南開新店。該包包品牌的平均價位在600元左右,不過,包包有質感也有設計感。

  “我的三分之一的包包都是從它家買的。”濟南90后白領韓女士說。在濟南,韓女士家境不錯,每月收入過萬,不過,她只有一個香奈兒包包,其余的則是類 似 CHARLES&KEITH、Michael Kors這樣的輕奢品牌。

  在濟南的恒隆廣場,COACH店在今年進行了裝修升級。經常逛這家COACH店的徐女士還曾專門問過,是否這家店也關門謝客了。“COACH入駐濟南來,一直賣得很好,我們怎么會關店?”該店的導購這么告訴記者。

  記者在走訪時也發現,相比于那些高調、LOGO明顯的大品牌,濟南的消費者更青睞外在標志不明顯,款式更加別致、質感不錯的輕奢品牌,相比于LV等大牌,COACH店中的客流和人氣明顯更多更旺。

  除了購買力之外,這也代表著一種消費習慣的變化:“奢侈品消費者正從展示財富標簽之類的外在化需求轉向內在化需求,例如購買奢侈品來犒勞自己并享受購買的過程。這是人們消費理念的變化。”時尚買手王姝說。

  “原來,一個背著印滿LV標志包包的女性,會將這個包包作為身份的象征,現在女性們的時髦可不止表現在一個包上,人們更注重配飾的個性化和裝飾感,一個小眾奢侈品牌或許更能代表你的品味。”王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