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16日上午,濟南再降暴雨。市民郭女士給生活日報打來電話稱,她在上班途中,車輛右前輪不慎陷入污水井。“下著雨根本注意不到井蓋沒了,附近也沒有警示標志。”郭女士說,幸好熱心市民幫忙把車推了出來。

  記者調查:每逢強降雨,經常有井蓋被沖開的情況,一旦有行人或車輛遇險,哪個部門該擔責?為此記者電話聯系了濟南市市中區市政部門,市中區近5萬井蓋,涉及17家單位,不可能每個井蓋子都監控到,希望以后濟南能裝上設置電子遙感預警設備的井蓋子,出了問題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私家車突陷污水井口

  16日上午9點左右,市民郭女士駕車上班途中,在濟南市南辛莊西路青龍山北路路口,車輛右前輪不慎陷入污水井。她一下子慌了神,只能打電話求援。

  記者趕到事發現場時,郭女士正打著雨傘焦急地打電話。她駕駛的是一輛白色大眾轎車,轉彎時不慎陷入污水井,井蓋就在旁邊。“應該是被雨水沖開了,不過沒有警示標志,太危險了。”附近市民李先生說,如果有行人不慎跌入,后果不堪設想。

  在附近菜市場工作的吳先生提議圍觀市民,幫郭女士把車抬出來。隨后,幾名熱心市民冒雨把車抬出了污水井,并有人找來樹枝,插在井里,作為警示標志。

  “一下大雨,不少井蓋子就被頂起來,一個勁兒往外冒臭水,不過像這樣井蓋子直接被沖走的情況不太常見。”李先生說,這樣的情況太危險,相關部門得做好警示。

  濟南市中近5萬井蓋歸屬17單位

  當天下午,記者電話聯系了市中區市政部門,一位負責人稱,每逢大雨,他們都會對重點路段進行監控,各個辦事處也會對轄區內的重點路段進行巡防,遇到井蓋丟失或損壞問題,工作人員會采取應急措施,放上警示標志,并且聯系相關部門。

  該負責人說,市中區近5萬井蓋,涉及17家單位,不可能每個井蓋子都監控到。“如果遇到因井蓋缺失,發生車輛受損或人受傷的情況,市民可以拍照取證,并留存相關證明,涉及賠償問題,可以找相關產權單位,進行責任劃分。”該負責人說。

  濟南市市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的井蓋在遇到暴雨時,確實有被沖起、甚至沖走的危險。從全運會后,特別是2010年以后,濟南市政部門在歷下率先試點了采用德國技術的“三防”荷葉井蓋,僅從2014年至今,歷下區就更換了6582塊荷葉井蓋。

  市政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希望以后濟南能裝上設置電子遙感預警設備的井蓋子,出了問題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生活日報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