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死亡、遷出等人員信息領取財政補助,33名財政供養人員通過惠民“一本通”違規領取財政涉農資金補助,2015年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發放僅占當年資金預算安排的6.24%……16日,濟南市政府網發布《關于濟南市2015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結果報告》,財政管理存在的問題逐一“曬”了出來。
33名人員違規領取涉農補助
在對市級預算資金管理使用審計發現,部分縣(市)區未按要求將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農村低保供養等10個項目資金納入“一本通”管理,涉及金額1.54億元。部門之間信息溝通不暢,存在以死亡、遷出等人員信息領取財政補助的問題,共涉及4414人次,金額249.13萬元。主管部門審核把關不嚴,有33名財政供養人員通過惠民“一本通”違規領取財政涉農資金補助12.04萬元。
創業補貼發放了不到一成
創新創業方面,小額擔保貸款放款規模偏小。審計發現,2015年,測算濟南市小額擔保貸款可放款規模為15.66億元,而實際投放貸款3.22億元,占比20.56%。另外,由于資金門檻設置過高和宣傳力度不足等原因,2015年小微企業一次性創業補貼共發放201.6萬元,僅占當年資金預算安排的6.24%;小微企業創新券補助資金發放26.97萬元,僅占當年資金預算安排的4.5%。
東部僅有13家企業實現搬遷
大氣污染防治“十大行動”審計發現,資金問題仍是阻礙東部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推進的主要因素。按照有關要求,2014-2016年為搬遷改造第一階段,計劃完成38家企業搬遷改造,截至目前,僅有13家企業實現搬遷、14家企業關停。另外,車輛環檢執法力度不夠,監管力度仍需加大。
另外,小清河工程約完成投資83.37億元,不過仍存在不少問題。小清河旅游經營虧損逐年增加。審計中還發現違法違紀問題和案件線索17起,這些問題有套取財政資金,私設小金庫,騙取銀行貸款和財政補貼等。
(生活日報記者 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