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忠健兄妹在看爸爸的照片。儀忠健兄妹在看爸爸的照片。

  菏澤市鄄城縣七街行政村,七月的雨淅淅瀝瀝下著,這樣的天氣,村頭仍有一些孩子追逐打鬧著,身邊并無大人看管,李東偉兄弟倆就在其中。三年沒見過爸媽,李東偉常常吃不下飯,晚上抱著爸媽的照片哭。據了解,我省共有89.4萬農村留守兒童。記者深入農村采訪,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

  一直盼到過年,爸媽也沒回來

  兩間破舊的房屋,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凌亂的雜物上布滿灰塵。這是14歲的李東偉和11歲的李東興的家。

  多年來,他們和年過古稀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村頭村尾就是他們的整個世界。然而,在他們的心中,新疆是他們向往的地方,那里有他們幾年都沒見過的爸媽。

  在李東偉七歲那年,父母就離開了家,這么多年只回來過幾次。當年的小東偉幾乎天天哭,直到現在,每每想起爸媽,他就吃不下飯,晚上抱著爸媽的照片,哭一整晚。

  如今他漸漸懂事,爸媽不再掛在嘴邊,怕引得弟弟傷心。弟弟李東興有時會紅著眼睛問:“爸媽怎么還不回來,我想爸爸媽媽了。”作為哥哥,李東偉會安慰他,“他們很快就回來了”,可是連他自己都不相信。

  爸媽在新疆的手機號,兄弟倆倒背如流。李東偉想爸媽了,就會給他們打個電話,有時被爸媽批評:“沒事不要老是打電話。”這樣一來,李東偉到了嘴邊的思念爸媽的話就又咽了回去。時間久了,李東偉給爸媽打電話時,都會有一點害怕。

  有時想得厲害了,李東偉就在電話這頭哭,爸媽就會安慰他說過年就回來,可是一直盼到過年,也沒有任何音信,李東偉也就不再問了。

  長大想去北京掃大街,因為爸爸在那里打工

  在七街行政村,像李東偉這樣的留守兒童還有很多,村莊位于鄄城縣城北5公里黃河灘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后,外出打工人員多。行政村總人口5170人,兒童總數328人,其中留守兒童293人。

  在鄰近的毛堌堆村,15歲的儀忠健、13歲的儀忠敏也好長時間沒見過爸媽了。在儀忠敏一歲半時,媽媽回了貴州老家,最近幾年音信全無。

  兄妹倆的爺爺奶奶每年看病要花去七八千,為了賺錢,今年過完年后,儀忠健的爸爸儀文房就離家去了北京,找了一個看大門的活,每天能賺100塊錢。儀文房僅能通過每周一次的電話傳達對孩子的思念。

  看著桌上爸爸在水立方前拍的照片,儀忠健說他的夢想是“長大了去北京掃大街,因為爸爸在那里”。而最大的愿望是“爺爺奶奶身體好好的”,那是他們兄妹倆的依靠。

  在毛堌堆村的張同帥、張子涵家中,也能明顯感受到他們生活的窘迫和精神的貧瘠。在14歲的張同帥家里,看不到一件玩具、一本畫書,當被問到最喜歡做的事情時,兄妹倆不約而同地說“玩”,追問他們“喜歡玩什么”,他們都沉默了,很久才說出一句“不知道”。

  他們的媽媽四五年前撇下他們而去,爸爸因此受了刺激,精神時好時壞。家中的老人只知道他去外地打工了,已經三四年沒有回來過。

  張同帥的假期生活基本上就是在村里和小伙伴追著玩,看別人玩游戲。張同帥的奶奶說,孩子很少去縣里,最多去鎮上看看。張同帥喜歡跟著有手機的伙伴跑,就為了能夠看他們玩游戲。

  張同帥的學習成績不好,尤其是數學。他知道自己的成績不好,但他不知道該怎么學。做作業碰到不會的題,他不知道該問誰,于是空著不寫,時間長了,甚至就不寫作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