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7月20日訊 20日,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即將對高速公路服務區進行一次大規模“再造”,陸續啟動六大提升工程,,重點解決停車場容量不足、危化品車輛未專區停放,公共衛生間檔次低、私密性差等突出問題。在建筑及裝修裝飾風格上,充分展示以儒家文化、海洋文化、黃河文化等為代表的文化特色,有條件的服務區要實現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

  對于這六大重點工程,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巡視員范正金介紹,首先啟動“布局優化工程”。從山東高速公路聯網運行的實際出發,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科學確定服務區設置間距;根據車流、客流情況及功能定位,優化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分類確定各服務區建設規模并預留發展空間,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整體優化”的服務區發展良好格局。

  然后啟動“建設改造工程”。依據已建服務區運營狀況,全面升級改造主體建筑、停車場、公共衛生間、就餐區、超市等重要設施,狠抓設計建造水平,重點解決停車場容量不足、危化品車輛未專區停放,公共衛生間檔次低、私密性差、設施維護不及時,主體建筑陳舊、功能區配置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并充分與旅游廁所、充電樁、LNG加氣站的規劃建設有機結合,確保既滿足實際需求,并預留適度擴充空間。同時,在綠色建筑標準采用、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垃圾無害化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全天候服務保障等方面,一并考慮實施。

  在“功能拓展工程”期間,結合高速公路沿線特色經濟、產業園區、旅游和城鎮的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客運接駁、物流、旅游服務、高速公路救援、醫療救助等延伸服務,積極探索“物流型”、“旅游型”、“休閑型”服務區建設,提升服務區綜合服務能力,滿足公眾多樣化需求。同時,積極做好服務三農平臺建設,開設地方農副產品銷售門店,開辟季節性農副產品展銷專區,幫助做好名優新特農副產品宣傳推廣。

  通過“品牌服務工程”,積極建設合法經營、公平競爭的服務區市場秩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經營性服務項目,創新商業業態,擇優引進知名品牌,推進專業化、連鎖化經營管理。鼓勵創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管理品牌、服務品牌或產品品牌,提升服務品質。健全完善服務區運營管理制度,鼓勵有條件的服務區申請ISO9001管理體系等認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治理聯動機制等,加強重點領域安全防范,確保服務區生產安全。

  借助“文化建設工程”,重點加強地域文化的挖掘,開展企業文化的融合建設,深入挖掘具有顯著地域特征的傳統文化及其所包含的產品。在建筑及裝修裝飾風格上,充分展示以儒家文化、海洋文化、黃河文化等為代表的文化特色,在商業經營上注重地方特色商品開發,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經營,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借助“信息智能工程”,積極依托“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開展微信平臺和專網建設,有條件的服務區實現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交通、公安交警、氣象、旅游等部門加強協作配合,推進應急救援、路況發布、服務監督等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為公眾出行提供詳細完善的公共信息服務。加快智能服務系統研發,實現“路上”、“車上”、“手上”數據融合應用,構建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現代服務區新模式。

  范正金說,根據山東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升工作總體安排,用兩年半的時間完成服務區的規劃建設和改造提升,力爭2016年初見成效,2017年取得階段性成果,2018年打造出一流硬件設施和一流管理服務。按照“先易后難,逐步完善”的原則,今年主要任務是:全面實施環境衛生、停車秩序、優質服務等方面的整治提升,引入第三方評價機構,建立健全巡查和投訴舉報機制,啟動開展服務質量等級評定工作;完成服務區公廁的設施改造;完成服務區布局調整規劃的制訂工作,對在建高速公路項目的服務區進行優化設計,對現有服務區硬件設施逐一制定改造方案,加快開展新建、擴建服務區前期工作,確定分年度實施計劃。2017年,基本完成國高網服務區改造提升工作。2018年,基本完成省高網服務區改造,同時對提升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總結,修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實現服務質量提升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李兆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