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島排水,中國制造!

  既然德國人留下的管線,早已打了醬油,那青島強大的排水抗洪能力哪來的?中國自己造的!

  如果說德國排水系統,給青島留下的最大貢獻是啥?恐怕還不是那些體積恐怖場面震撼的管線,而是城市防汛的經驗理念。

  早在新中國成立伊始,青島就完成了一場震撼全國的強大改造:1953年青島大港緯路明溝改造。

  這個長六百米寬七米的臭水溝,就是德國排水系統的造孽后果,虐了青島人幾十年,這下不但被一口氣填平,更完全參考德國技術,把明溝改成了暗渠。舊址之上,還建成了街心花園。

  這事意義有多大?看過老舍話劇《龍須溝》的,都能知道其中的辛酸與價值。而比起話劇里的龍須溝,這青島版的“龍須溝”不但更惡臭更難填,治理方法也更強,花園取代了水溝,暗渠更確保了排污暢通。如此一舉多得,當時就是全國典型,還被推廣各省學習。

  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和各大城市一樣,青島也在擴張,可與好些城市不一樣的是,青島的城市擴容,每一個步驟,都是排水系統先行。排污排水管道鋪好了,其他才跟進。生活在青島的好些朋友都知道,這事多常見。但放在其他城市里,這事多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