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紀委官網上發布了省委第八巡視組向濱州學院黨委反饋的專項巡視情況。在今年首輪巡視中,省委巡視組對高校巡視數量創下歷年之最。梳理全國高校巡視反饋情況得知,科研經費、基建和采購領域以及工程招投標等成“重災區”。


對高校巡視力度加大
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省委巡視組共對36所高校進行巡視。其中2014年省委巡視組對山東科技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兩所高校進行巡視,2015年省委第三巡視組對山東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大學、齊魯工業大學三所高校進行巡視。
從今年2月下旬開始,巡視在31所高校中展開。既有山東藝術學院、濱州學院等省屬高校,又有山東師范大學等省部共建大學,還有部分地方高校,基本涵蓋了省管本科院校。
不光是山東省,中央巡視組、教育部巡視組最近兩年也加大了高校巡視的強度。根據教育部公開發布的巡視信息,自2013年起至今,共對33所高校開展巡視。其中2013年8所,2014年5所,2015年達到12所,2016年8所。
“從全國范圍來看,對于高校的巡視力度逐年加大。”北京大學廉政建設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一個是體現了對高校反腐敗的重視,另一個是要在十九大之前巡視完畢。”
對于高校腐敗的懲處力度也毫不手軟,據不完全統計,自2014年至今,山東省共有6所高校9名相關負責人被審查。
2014年,齊魯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徐同文被雙開;臨沂大學原副校長李富山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臨沂大學原黨委書記丁鳳云被雙開。同年10月份,教育部公布4起科研經費使用違規違紀典型案件,其中提到山東大學劉兆平采取虛開發票的方式,騙取科研經費等公款341.8萬元,被判刑13年。
2015年,濟寧醫學院黨委書記侯端敏接受組織調查;同年8月聊城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孫蘭雨被雙開。今年2月份,山東棗莊技師學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孫式靈被雙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