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招錄取陸續(xù)展開之際,民間機構“上大學網(wǎng)”25日公布了第六批虛假大學警示榜,30所虛假大學上榜。與此前公布的虛假大學相比,這批虛假大學詐騙手段發(fā)生了新變化,廣大考生和家長須警惕。

  “上大學網(wǎng)”創(chuàng)始人夏雪女士介紹,這次發(fā)布的虛假大學名單均由來自全國各地的網(wǎng)友提供,他們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把疑似虛假大學的名單發(fā)給“上大學網(wǎng)”。“上大學網(wǎng)”工作人員再逐一進行數(shù)據(jù)核查、電話核實,最終推出第六批虛假大學名單,共30所。

  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成仿冒“重災區(qū)”

  “上大學網(wǎng)”自2013年開始公布虛假大學警示榜,此前已經(jīng)公布了5批共有400余所虛假大學上榜。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與以往上榜的虛假大學相比,這批30所虛假大學最大的變化是大量仿冒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其中有22所仿冒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名稱。其中,北京康培研修學院、北京長城研修學院(冒名)、北京國際金融專修學院(冒名)、北京國際金融管理專修學院(仿冒)、山西醫(yī)學專修學院(仿冒)、武漢經(jīng)濟專修學院、青島華僑理工專修學院(冒名)、山東英才專修學院(仿冒曾用名)等11所虛假大學名稱含“專修”“研修”字樣。

  “假冒、仿冒知名高等院校比較容易識破,于是一些不法分子開始仿冒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以混淆視聽。”夏雪說,而一些非學歷教育機構歷年打著“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幌子對外招生,也給虛假大學仿冒、售賣假學歷文憑提供了生存的溫床。

  “研修”“專修”類學院大多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記者了解到,在“上大學網(wǎng)”的數(shù)據(jù)核查人員電話核實過程中,北京一家研修學院的工作人員明知有假冒學院存在,卻希望“上大學網(wǎng)”不要公布該假大學名單,因為擔心影響該校的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