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態功能和生態脆弱區域分布特點,《規劃》還確定了我省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點是“兩屏三區四帶多點”,即:東部沿海和魯中南山區“兩大生態屏障”,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區、魯西平原生態保護區和海洋生態保護區“三大生態保護區”,沿黃河、沿海、沿省界和南水北調沿線“四大生態保護帶”,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國有林場等點狀分布的重要生態區域。
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省完成新造林50萬公頃,森林撫育140萬公頃,林木綠化率達到并長期穩定在27%以上;保護和修復荒漠化完成治理126881公頃,其中成片造林30331公頃(包括疏林地改建1520公頃和人工造林28810公頃),完善和新建農田林網96550公頃;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70%以上;農田生態改良修復退化土壤41萬公頃,建設高標準旱作農田60萬公頃,保護性耕作比例達到16.3%;全省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規劃治理面上水土流失面積882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率28.5%;海洋生態基本遏制重點海灣、河口生態環境惡化或退化的趨勢,生態環境顯著改觀;保護地下水資源方面,將現狀淺層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壓減,深層承壓水超采量壓減50%,全省淺層超采區面積逐步減小。(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