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濟南市中心醫院綜合樓4樓重癥病房內,17歲的小伙任啟峰躺在病床上,嘴里插著呼吸氣管,只能眨眨眼睛。一米八多大個子的他,因為長期與羊接觸,感染了布魯氏桿菌,致使一半大腦死亡,腎臟、胃等多器官衰竭,目前仍未脫離生命危險。任啟峰的遭遇或許并非個例。5月21日,據山東電視臺齊魯頻道報道,長清區西潘村50多只羊因患布魯菌病被焚燒處理,該村村主任證實兩名村民被感染。那么,布魯菌病究竟是什么病?今年夏天還能放心擼串嗎?

  布病可怕無法治愈?

  不會大規模暴發 早發現可治

  布氏桿菌病又稱布魯菌病(簡稱布病),是一種牲畜的常見性疾病,春末夏初為高發季節,在我國部分地區曾有流行,現已基本控制。牛、羊、豬等動物最易感染該病,人類接觸帶菌動物或食用病畜禽及其乳制品也可被感染。動物疫病預控專家介紹,目前布病只現于個別牛羊,并不存在大規模暴發以及牛羊肉不能吃的情況。

  此前有網傳布病不能治愈的說法,然而事實上,布病只要提早發現,提早治療,治愈好轉并不難。如果你與牛、羊等長期接觸,之后又莫名出現發熱、多汗、乏力或關節肌肉疼痛時等癥狀,建議盡快做檢查,由于此病潛伏期一般是1-3周,3個月前發現并且治療,治愈好轉都不難。但是,如果病程較長,并發癥較多的情況下,治愈難度就比較大。

  如何通過牛羊傳人?

  烤串沒熟透的可要當心了

  據了解,目前,布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

  一是接觸性傳染,比如:飼養牛羊的農牧民;給牛羊看病的獸醫、檢驗人員;長期販運、屠宰牛羊的商販等,這些人接觸布病動物的血液、體液、內臟、皮毛,都容易感染布病。

  二是消化道傳染,比如喜歡吃涮肉、烤肉的市民;生熟肉菜板不分的家庭;常喝不煮奶的人,這些人一旦食用上述未加工熟的食物,布病病菌就會隨之入侵。“我們吃不熟的羊肉串,萬一羊肉含有病菌,人的口腔又有粘膜破損,有可能讓人感染。”醫生稱。

  三是呼吸道傳染,這種情況通常會發生在養殖牛羊的農牧區,得了布病的牛羊的排泄物,如尿液、體液、糞便污染了土壤,經過風吹、揚塵,布魯氏菌常會伴隨飛沫、塵埃被吸入呼吸道進入肺泡造成感染。

  生活中該咋預防?

  不吃生肉加熱是硬道理

  其實對這類牛羊肉病菌的預防并不難。專家介紹,布氏桿菌不耐熱,加熱至80℃約30分鐘或加熱到100℃幾分鐘即可殺死。此外,如果在太陽下暴曬,4個小時就能讓它致命,如果用紫外線直射,5-10分鐘也能將它殺死。

  因此,要遠離布病,就不能吃生的或半生的牛羊肉,不喝未加工的奶類;吃涮鍋、鐵板或燒烤時,一定要將肉煮熟;胎盤是病畜含菌最多的部位,盡量少吃,最好不要自己加工烹飪;自己做牛羊肉菜肴時,最好戴手套洗肉、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