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對于很多沒有工作單位、不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來說,最擔心的就是看病就醫。煙臺實施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居民一個年度內最高可報銷47萬元。

  哪些人可以參加居民醫療保險?

  今年3月,家住芝罘區的王阿姨患上心臟疾病,住院2個月零8天,共花醫藥費89萬多元。由于王阿姨在去年居民醫保的集中繳費期按二檔繳費繳納了300元的醫保費用,住院結束后,王阿姨在居民醫療保險為她支付了最高封頂線17萬元后,大病保險又為她支付了26.4萬元,居民醫療保險共計為其支付了43.4萬元。

  繳納300元,報銷43.4萬元,如此大的報銷力度讓不少城鄉居民為之點贊。那么,究竟哪些人可以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呢?根據規定,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范圍是煙臺市行政區域內不屬于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范圍的城鄉居民,包括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以及國家和省市規定的其他人員。

  具體包括:具有煙臺市戶籍的農村居民、城鎮非從業居民及不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期滿的失業人員;煙臺市各類學校在校學生,包括駐煙臺市行政區域內的各類全日制普通高校、民辦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本(專)科生、研究生;由本市公安部門簽發《居住證》的非本市戶籍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