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5月11日訊(記者 單姍通訊員 孟祥超)近日,諸城女子劉女士接到了一個說有一封郵政快件未接收的電子語音提示電話,撥通轉接人工服務后,在對方的恐嚇和誘騙下,被對方騙走七千元。
5月2日上午10時許,在家中玩手機的劉女士接到了一個號碼為“992087504234”的郵政電子語音電話,說她有一封郵政快件未簽收。滿頭霧水的劉女士心想自己也沒辦理過郵政業務,于是抱著好奇的態度轉接了人工服務臺。
轉接后,對方一個自稱是銀行客服的男子接待了劉女士,并告訴劉女士說有人用她的身份證在平安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現在卡里已經欠款12489元了,再不還錢就會影響到個人信譽。劉女士辯稱自己從來沒丟過身份證,怎么會有他人冒用信息辦理了信用卡呢?對方表示如果不信可以打電話報警,隨即將劉女士的電話被轉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廣東省天河分局的民警那里,對方說他到銀行查過,確認劉女士確實辦理過一張信用卡。
隨后,對方要求劉女士把其家里的情況、銀行卡等信息都提供給他以證清白,又給劉女士提供了一張北京行政局工作人員的銀行卡號,讓劉女士把欠的12489元錢打到該賬戶上作為安全資金,劉女士表示自己沒那么多只有7000元。對方便讓劉女士把7000元錢轉到了該安全賬戶上。回到家后,對方又打電話過來催著轉賬,越想越不對的劉女士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后,撥打了110報警電話。
近段時間以來,冒充郵局、衛生廳、社保局等政府部門進行電話詐騙的手段方式層出不窮,犯罪分子往往會事先掌握部分受害人的個人信息,然后以受害人涉嫌洗錢、信用卡未還、影響個人信譽等方式,嚇唬、恐嚇、誘騙受害人,借受害人反應不及時來不及多考慮的時間段,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提出將受害人的金錢轉移到安全賬戶中,從而騙取他人金錢。
因該種詐騙行為,往往都是以電話和網上轉賬的形式存在,不存在雙方面對面的情況,外加犯罪嫌疑人大都是跨省作案,這給追捕追逃挽回損失和破案等帶來了諸多困難。鑒于此,防范就成為了擺在每個群眾面前的當務之急,每當接到不確定的電話時,可以通過撥打110或者相關單位客服電話的方式確認下真假,假如不小心完成了轉賬等行為,務必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在民警的幫助指示下,及時完成止損和破案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