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住建部允許租房“打隔斷”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是否意味著5年前頒布的“群租禁令”完全放開了?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調查濟南多家群租房聚集地發現,在濟南的主要商圈和高校周邊,把房子做好隔間后的上下鋪群租現象很普遍,一套僅70平米的房子能輕易住進32人。
不到90平住了18個人
推開誠基中心22號樓一套公寓的房門,客廳的花色簾子隔出了4個人的家——四個上下鋪,每個床位面積僅有2平米。濟南市中心醫院的護士小韓是其中一個上鋪的租戶,“我這個床位一個月要450塊,下鋪貴一些,要500塊。”小韓指了指簾子旁邊的一間臥室,那住著4人,由于獨立成間,上鋪每月500元,下鋪550元。
除了樓下的8個人,樓上還住著10個人。小韓算了下,這套總面積不到90平米的復式房住了18個人,連樓梯拐角處的小空間,也被簾子一遮,隔出一個上下鋪。整個屋子放滿了床,過道連張桌子都放不下,小韓說,一進門就讓人喘不過氣,“客廳的隔間連窗戶都沒有,更難受。”
最奢侈的是樓上一間八九平米的臥室,放了張雙人床,月租1300元。“這個房間現在有兩個人住,擠在一張床上,一個人就太貴了。”小韓說。
相比之下,小韓的“家”除了一個鋪位,只剩一個裝在墻上放日用品的隔板和一個小櫥子,供放置貴重物品。小韓說,房子里有兩個衛生間,人住滿的情況下平均9個人用一個,如果要洗澡,按每人20分鐘算,排隊得3小時。唯一省心的是,交完房租后,水電費、物業費、網費都不用額外交。
小韓不是在編護士,每月工資2000多元,醫院周邊的房子月租動輒超1500元,無奈之下,她只好到不遠的誠基中心來租床位。她算過一筆賬:每天吃飯得30元,電話費每月100元,公交費50元,生活用品等花費控制在每月400元,自己能承受的房租最多也就500元,不然吃飯都成問題。
小韓說,現在的室友主要是實習的大學生和剛工作的打工族,還有準備考研考公務員的待業族,一般租期3個月到半年不等,超過一年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