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度淄陽河畔藏著4000年村落

  從上周開始,山東省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聯合平度市博物館,對平度東岳石這一國寶級大遺址展開全面探測保護。前天,在位于平度市東岳石村淄陽水庫畔的遺址上,考古隊員新發現了一件精美的石器,正是這距今4000年前古人所用器物,又一次讓后人觸摸到了生活在淄陽河畔的古人狀態。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玉海研究員介紹,東岳石遺址是岳石文化命名地,是青島首個,也是唯一一個以地名命名文化的大遺址,這里曾出土的大量文物見證了龍山文化之后,這支特殊的東夷人的生活形態。這次大遺址探測保護,對更好地規劃保護青島歷史文化遺產將起到重要作用。

   現場:

  4000年遺址考古探測

  5月6日上午,記者在遺址探測現場看到,一支考古隊的工作人員手拿洛陽鏟,在淄陽水庫岸邊展開大面積探測,通過地下泥土的變化,采集、判斷數千年前的諸多信息。記者注意到,考古工作人員還采用儀器對大遺址的面積、地理坐標等進行整體測繪。平度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將把探測到的數據整理后,繪制出東岳石文化遺址的平面圖,為下一步揭開古人生活密碼打下基礎,這對保護青島的歷史遺存會起到重要作用。

  “隨著淄陽水庫水位不斷下降,這處古人生活的遺址越加清晰可見。”林玉海介紹,1959年秋冬,整修淄陽水庫時最先發現了岳石遺址。1960年4月至5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山東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科學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隨后,在山東各地陸續發現并發掘了和東岳石遺址同一類型的多處遺址,考古界便將首次發現遺址的東岳石村命名為 “岳石文化”。這也是青島唯一一處以地名命名的大遺址,目前探測到遺址的面積在5萬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