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職業病危害逐漸成為威脅勞動者健康和生命的頭號敵人,職業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記者昨日從煙臺市疾控中心獲悉,2015年我市共報告職業病病例232例。統計數據顯示,主要的職業病為塵肺病(占68.1%)、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占10.3%)和慢性職業中毒(占6.9%)。其中塵肺病中以矽肺為主(占79.1%),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以噪聲聾(95.8%)為主,職業中毒中以慢性苯中毒為主(占50.0%)。職業病分布的行業主要為有色金屬行業、煤炭行業、機械行業等。男、女比例為27.4:1。

  塵肺病每年均為居職業病首位

  家住招遠的王大叔今年56歲,前幾年在煤礦打工。大約三四年前,王大叔感覺自己胸悶、胸疼,呼吸也變得急促和困難,去醫院檢查后發現,自己得了塵肺病。醫生告訴他,常年的煤礦工作是造成他患上塵肺病的主要原因。王大叔說,自從患上了塵肺病,整個人相當于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現在就靠妻子在外面打零工賺錢。”王大叔在話語間隔的時候還需要喘上很大一口氣,“呼吸在正常人看來很輕松就能做到的事,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一種需要忍受的疼痛。 ”平時安安靜靜地坐著,感覺不是很明顯,但只要走路、說話、做事就會覺得很累,喘不上氣。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據近七年的數據統計,我市職業病位居前三位的為塵肺病、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慢性職業中毒。其中塵肺病每年均位居首位。塵肺病是在職業活動中,吸入生產性粉塵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目前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嚴重的職業病種。由于塵肺病是不可逆的疾病,目前尚無治愈對策。塵肺病起病緩慢,一般接觸一年或幾年后才發病,早期無明顯癥狀,難以發現。隨著病變進展,逐漸出現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并伴有喘息、咯血、全身乏力等癥狀。一旦患上塵肺病,即使脫離了粉塵環境,部分患者病情仍可繼續發展,且容易發生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肺氣腫、慢性肺心病等并發癥,重者喪失勞動能力,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不僅要做好預防工作,還要對脫離接觸高粉塵的勞動者進行離崗后的健康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