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要有取舍:不能“撿到籃子里都是菜”

  王文濤透露,濟南正在積極爭取國家第一批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城市,招商引資是貫穿經濟工作始終的“生命線”,今年濟南將舉辦“投資促進年”活動,目標已經明確,要確保全年引進市外投資1140億元,增長20%;實際到賬外資17億美元,增長10%。

  過去招商是“撿到籃子都是菜”,但現在需要有取舍。“舍去篩掉的有兩條,第一條不節能環保的,第二條過剩產能、落后產能的,把目光聚焦到擁有好資源、好前景的企業身上,努力讓最好、最適合的企業參與到我們城市的建設發展中來。”王文濤說。

  此外,招商引資也要通過聚焦促進集聚,以集聚推動跨越式發展。在招商產業上,重點聚焦主導產業和優勢新興產業;在招商區域上,金融、總部要聚焦中央商務區、高科技產業聚焦高新區,各縣區可以各自定位、錯位互補、協同發展;在招商的項目上,重點聚焦世界500強、國內500強等大型企業;在招商地區上,在現有歐美、日韓、港臺等傳統招商區域基礎上,要把德國作為重點招商區域。

  招商引資要算長遠賬:要有“吃虧是福”的觀念

  越開放越發展,但怎樣實施開放呢?王文濤表示,大企業對地方經濟至關重要。“杭州的經濟發展為什么好,因為他們有馬云,有阿里巴巴,如果是濟南有這些資源,那么毫無疑問,濟南就是電商之城。”王文濤說。

  招商引資本身就是一場市場化的博弈過程,涉及區域、政府、產業、企業的競爭,王文濤認為,要適應并贏得這樣的競爭,就要有“吃虧是福”的觀念。“要會算賬,算大賬、算長遠賬、算發展賬。”王文濤說,“重點把握好‘三個平衡’:局部不能平衡就尋求整體平衡,短期不能平衡就尋求長期平衡,靜態不能平衡就尋求動態平衡。”

  此外,要開放就必須讓企業能進得來,讓企業進來就應該讓企業得到應得的利益。王文濤表示,大企業落戶的要求相對較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先舍后得”的觀念,只有讓投資者獲利,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從而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王文濤舉例說,韓國對于三星、LG等企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反觀我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