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霧霾半城堵”,已成為濟南的真實寫照。泉城治堵,路在何方,成為眾多市民關注的焦點。4月29日,2016首屆(中國·濟南)城市交通管理高峰論壇在濟南召開,來自全國的多位專家為濟南破解道路擁堵支招兒。

  出行結構:公交出行分擔率不升反降

  截至2014年底,濟南常住人口706.7萬人,其中市區人口450萬人。濟南機動車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截至2015年底,濟南機動車保有量達167.5萬輛。2016年第一季度交通分析報告把濟南列為全國最為擁堵的城市之一。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教授在論壇上介紹,濟南交通擁堵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出行結構的不合理。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3年,濟南公交出行分擔率由20%下降至18%,步行由35.2%降至26.6%,自行車由38%降至30.6%,私家車出行則由2.2%猛增至15.5%。解決方式就是大力發展綠色交通。

  私家車出行:出行頻次比北京還高

  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高德地圖多次發布中國主要城市交通擁堵排名報告,濟南屢次上榜且兩次位列首位。東南大學交通學院副院長陸建展示了一組數據,2003年至2015年,濟南建成的寬度在3.5米以上的道路長度從不到2000公里發展到4000多公里,公交車數量從3000多標臺發展至6000多標臺。陸建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私家車出行都是合理的。濟南市民私家車平均使用頻率約為2.9次/天,而北京是2.5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