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和諧”:
放生群里,商販攬客
琳瑯滿目的放生物種,規模碩大的放生數量,無疑直接催生新的商機。
放生者一般將購買活物,叫做“請生”。在濟南市區,這些目的地一般包括:匡山市場、建設路海鮮大市場、綠地市場及英雄山、鳳凰山等花鳥市場。每一個市場內,都有一些商家給放生者批量供貨。
“上次被曝光在大明湖放生2000斤魚,就是從我這買的?!痹诮夥怕坊B市場內,攤主吳先生直言,“一天要10萬塊錢的貨,不超過三個小時,我全都給你辦了。”
他指著店內的魚類說,小泥鰍喂魚、大點的就給放生的留著。不過,根據他的說法,來這里“請生”的,多數還是散戶,單筆交易額多在幾百元左右。
“我們可以專門給你挑母的,因為母的有籽。”很多賣魚的攤主對放生業務非常熟練,嫻熟地推薦起不同魚類的寓意說法。他們對放生地也很熟悉,幾位攤販就建議記者到小清河或晏子湖等地,至于黃河,他們推薦在建邦大橋下,“那個地方很隱蔽,沒人撈”。
放生業務在近幾年日益趨熱,每逢初一、十五,常有主顧登門。攤主張女士說,給一個放生組織供貨三年了,這個組織每月會放三次,“他們人特別多,在網上約好了的,有客戶一次跟我要上萬斤的鯉魚,我直接用那種大水車去給他們拉?!?/p>
“放生供貨占銷售量的30%,因為我們做批發的,價格便宜?!睌傊黢R先生說。
“他們賣給放生者的要貴一點?!?月15日,幾位到綠地市場買魚的放生者說,這幾乎是業內的秘密,盡管放生者與魚販已經十分熟悉。
心照不宣的生意鏈條之下,是放生者和經商者的“和諧共處”。在一個有著600多成員的放生群內,齊魯晚報記者注意到,常有各類商販出來打廣告。賣鳥的、賣魚的、賣蛇的,賣甲魚的,不一而足。有商販的群昵稱上就標注著電話,打過去后,對方表示可以提供放生魚,買的多會便宜,還可以負責送貨甚至找地方放生。更有業內人士稱,曾有一個郊區水庫的承包人,直接找放生組織者合作,“把魚放他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