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落到四年來的低點,姜農幾乎賺不到錢

  蔥姜蒜是最常見的調味料。今年春天,蔥、蒜價格居高不下,而生姜卻顯得有些羞澀,價格落到了四年來的低點。4月24日,記者在昌邑市生姜產地和交易市場了解到,去年生姜上市時價格不高,姜農們就把生姜囤放起來等待高價,可是春節過后,價格不升反降,收購價跌到了2元/公斤,這個價格讓姜農幾乎賺不到錢。

  市場 相比最高價時,每公斤下降了十幾元

  4月24日上午,記者走訪城區南下河市場、福新園市場和早春園市場,生姜都是去年八九月份的老姜,零售價格每公斤在6元左右。

  “前幾年,生姜的價格比較高,零售價一公斤賣到了18元,而現在價格下降了一大截,每公斤只能賣到6元。”在南下河市場銷售蔬菜的劉師傅告訴記者,去年這個時候生姜能賣到10元一公斤,沒想到今年價格更低了。

  隨后,記者來到福新園市場和早春園市場,生姜的價格同樣不是很高,最低的賣到了5元一公斤。“普通家庭一個月用不了一斤生姜,春節后,我到昌邑生姜市場上批發了200公斤生姜,到現在還沒有賣完呢,好在生姜容易保存,否則就賠大了。”在早春園市場銷售蔬菜的馬女士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后,大多數蔬菜價格較高,而生姜價格一直處于低價運行。

  “前幾年生姜價格高的時候,我們飯店每個月光買生姜就得花300多元。”在奎文區新華路與勝利東街交叉口開飯店的張女士向記者坦言,相比于生姜最高價時,今年每公斤下降了十幾元,她的飯店一個月光買生姜就少花200元,其他大型飯店省得就更多了。

  姜農 產量低品相不好的話,根本賺不到錢

  當天,記者來到昌邑市宏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這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姜商。在市場中間位置有一排排的洗姜機,姜農把生姜運到這里,先要進行沖洗,再裝箱銷售到全國各地。

  正在忙著洗姜的姜農劉愛芳告訴記者,2013年6月,生姜收購價格每公斤突破6元,之后一路上漲,最高的時候每公斤超過了20元,可是2014年冬天,生姜價格開始走下坡路。2015年7月,一等生姜收購價格每公斤在8元左右,而現在一等生姜每公斤只有3元,三等生姜的收購價才2元一公斤。

  當天上午,昌邑市圍子街道的姜農周海波將1000公斤生姜運到市場上,賣了不到2700元。“我家里種植了五畝地的生姜,產出25000多公斤,由于去年價格較低,所以大部分生姜都囤在姜窖里,賣了不到六分之一。”周海波說,春節過后,他發現生姜價格越來越低,只好趕緊銷售。

  周海波說,種植一畝生姜的成本在1萬元左右,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如果去年產出的生姜畝產量超過5000公斤,而且還是二等以上的,那么能賺點錢。如果產量低,品相不好的話,根本賺不到錢。

   探因 種植規模擴大,市場需求量卻沒變化

  記者從中國·昌邑生姜指數網公布的數據了解到,從去年8月到今年4月的生姜價格,總體上是下跌的,并且跌幅比較大。根據4月18日發布的生姜周價格指數看,生姜價格平穩下降。

  對此,昌邑市宏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現在市場銷售的生姜都是去年產出的,在近四年的時間里,當前的生姜價格算是低的了。主要原因是近年來生姜價格比較高,不管是姜農還是收購商都賺到了錢。在經濟效益的刺激下,不少種植戶跟風擴大種植規模,種植面積擴大了,可是市場需求量沒有多大變化,甚至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市場需求量還可能減少,所以生姜的價格會下降。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隨著氣溫的回升,市場生姜供應量增加,供大于求,預計姜價上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甚至還會繼續下跌。

  文/圖 本報記者 鄧永杰

  來源:濰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