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青島校區今年就要入住新生了,教室都建好了嗎?宿舍條件怎么樣?”隨著高考季的臨近,不少考生和家長對山大青島校區議論紛紛。
16日,記者專程趕往位于青島即墨鰲山衛的山大新校區,對這里的教學、住宿和生活環境一探究竟,與一年前相比,青島校區的公共教學樓和部分宿舍樓都已完工,內部裝修也已基本完成,優厚的硬件設施,相信會吸引不少考生的眼球。
再現山大南路山大北路
16日,記者從位于嶗山的汽車東站搭乘617路公交車,一路向鰲山灣畔的新山大進軍。公交車穿過仰口隧道,沿著濱海大道一路向北,沿線的路牌上,隨處可以看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標識牌。公交車在鰲山衛站停靠,走下車記者看到,寬敞的硬化馬路,紅色基調的建筑物,再加上“山大南路”、“山大北路”的路牌,這一切仿佛都在告訴人們,這里就是山大。
與別的大學有所不同,山大青島校區緊靠海邊,整個校區占地約3000畝,大致呈不規則的長方形。“你要想圍著項目周邊轉一圈,沒有兩個小時走不完。”工程指揮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盡管是陰雨天,幾個在建工地依然很忙碌。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等三大地標性建筑物,都能依稀分辨出模樣。據介紹,這三大場館項目,總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8億元,是由青島市政府負責出資建設,校方只負責圖紙設計。

記者走進一棟已經完工的教學樓看到,整棟樓大致由四棟單體建筑組成,地上部分共四層,總建筑面積29696平方米,有點像中國傳統的四合院。紅瓦、黃墻,看起來充滿濃濃的青島味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座樓是E區主教學樓,項目已完工并交付,這是青島校區第一組通過驗收的建筑群。目前項目進入最后的細節調整階段。
據基建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主教學樓每層的教室大小不一,有52人教室、54人教室、60人教室、117人教室、120人教室以及160人教室,可容納萬名學生同時上課。每個教室都配有暖氣、電風扇以及節能燈等設施。“這棟樓現在作為臨時辦公樓使用,9月份校區投入使用以后,學生們上課也主要是在這個區域。”據悉,該教學樓主要用于大一新生的基礎課程。

本科生宿舍4人一間
從主教學樓步行15分鐘,便到了宿舍區,10棟宿舍樓依次對稱排列。基建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10棟宿舍樓幾乎完全對稱,其中有6棟為地上六層,另外4棟為地上四層。共有房間3718個,總建筑面積達131150平方米。這10棟學生公寓是按照本科生4人一間、研究生2人一間、博士生1人一間的標準設計施工。
記者步入宿舍樓內看到,宿舍內是大理石地面,還有寬敞的陽臺和獨立的衛生間,衛生間內配有洗手盆和坐式馬桶等設施。而從宿舍到陽臺,除了兩扇窗戶,還有一道門。推開門站到陽臺上便能看見大海。
“宿舍樓內將按照上床下桌進行配置,每個宿舍配有一臺風扇,今年新生到來后,將主要啟用1號和2號宿舍樓,明年大部分人到來后,其他幾棟研究生宿舍樓將正式啟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還了解到,待今年學生入學,校區將實現集中供暖。
山大考古文物將有館可藏
“山大南路”、“山大北路”,這些道路的名稱,幾乎與山大中心校區周邊一模一樣。不過,記者了解到,與濟南校區相比,青島校區將建成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校園只是在主干道位置栽種一些樹木,用以區位劃分。當地在建的濱海公園也緊靠學校,青島市投資建設的博物館、圖書館和體育館也在校區內部,并將對社會開放。
記者看到,在學校的一側,博物館項目正在進行收尾工作,這是青島校區的一個地標建筑物。據介紹,博物館項目建筑面積約4.08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高校中面積最大的博物館,預計在2016年8月移交給山東大學管理使用,并對外開放。博物館建筑體塊由“鼎”字變換而來,取鼎承古今之意,主要建有藏品庫房和展廳等,這將改變山大部分考古發掘文物無館可藏的局面。預計未來館藏文物將達到4萬件,年觀眾流量4萬至5萬人次。
(生活日報記者 王富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