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創新
擴大“創新券”覆蓋范圍;降企業研發設計成本;降低企業技術設備引進成本;擴大首臺(套)等科技保險財政補償政策實施范圍;保護知識產權;降低小微企業創業成本;降低企業職業培訓成本
擴大“創新券”覆蓋范圍
記者了解到,2015年,我省以“創新券”的形式,依托“山東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對省內小微企業使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科學儀器設備進行檢測、試驗等活動發生的費用給予補助。2016-2018年,我省擬將該政策補助范圍由小微企業擴大至中小微企業,進一步放大政策實施效應。
在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對企業首次發明專利授權給予申請費、代理費全額補貼;對年授權發明專利達到10件以上的企業給予獎勵;對維持五年以上及具有較好市場價值的有效發明專利和獲得國外授權的發明專利給予資助。
將加快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建設,“十三五”期間每年遴選不少于10個示范基地,每個示范基地給予不低于800萬元的財政補助,打造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集成化創業平臺。
利融資
建創新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健全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擔和損失補償機制;壯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外貿企業收匯融資風險;支持企業公司制改制;鼓勵多層次融資;降低參與政府采購企業的成本負擔;加大政府工程款清償力度
企業改制上市事后獎勵變事前補助
建立創新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擔和損失補償機制以及貿易融資風險補償機制,對貸款項目發生的呆賬、壞賬,各級財政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償。
“對企業改制中介機構費用支出由同級財政按照實際發生額的50%給予補助,單戶企業最高補助20萬。對財政困難縣(市、區)所需支出,省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同時,將企業改制上市事后獎勵變為事前補助,按募集資金規模的2‰一次性給予補貼,減輕企業上市前期費用支出壓力,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
省財政多渠道籌集資金,吸引社會資本共同設立總規模40億元的省級融資性擔保機構股權投資基金,統籌中央支持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資金,以股權形式出資參股融資性擔保公司,加快發展一批政府參股、主業突出、經營規范的融資擔保機構。
加大政府拖欠工程款清償力度,對經清理甄別列入政府債務的已逾期和年內到期的應付工程款,市縣兩級全部列入年度政府置換債券發行計劃,確保逐筆及時清償到位。
去產能
支持重點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全面落實企業重組改制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能源利用改造成本
去產能的職工安置費有獎補
根據山東省政府確定的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等,統籌對化解過剩產能中的職工安置費用等進行獎補。全面落實企業重組改制稅收優惠政策。在全省電力行業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根據超低排放改造后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煙粉塵的減排量等因素,以政府優先收儲排污權形式,收儲改造企業的“富余排污權”,幫助企業降低治污成本。
此外,通過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對新建、改造的高效煤粉鍋爐示范項目,按照不超過10萬元/蒸噸的標準,省級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太陽能集熱系統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按照日產熱水6000元/噸進行一次性補助。企業綜合利用資源,生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產品取得的應稅收入,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