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濟南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公示稿)(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后,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外來人口落戶究竟是怎樣的模式?齊河為啥成了濟南衛星城?“聯合市”是一種怎樣的發展模式……13日,省城城鎮化有關專家做了詳細解讀。

  解讀1: 本科以上學歷 可隨時申請落戶

  《規劃》中提出,濟南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不得采取要求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積分制等方式設置落戶限制。取消購房和積分落戶后,外來人員或是農村人口轉移市民化如何實現呢?濟南將探索一種怎樣的落戶模式?

  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是實現人的城鎮化。在推進市民化的過程中,落戶是首要面臨的問題。

  省城城鎮化有關專家說,2016年初,國務院發布的促進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大城市要廢止購房、積分落戶的門檻。濟南恰好屬于大城市序列,濟南市根據國家要求對落戶作出調整。具體來看,從今年到2020年,全市外來務工人員年均落戶市民化16.4萬人,全市農村地區就地轉移就業人口年均落戶市民化3萬人。據悉,過去濟南市每年外來務工人員落戶4萬人左右,也就是說,規劃年均落戶人數是過去的4倍,這個數字是很大的。為了實現如此多的外來人口“市民化”,降低門檻是非常必要的。

  具體來看,外來人口分為一般的外來務工者和高級技術人才。以普通外來務工者為例,像已經進城生活、工作多年的存量外來人口,如果在城市有固定的住所和穩定的工作,可以優先落戶。像是剛進城時間不長的外來務工者,要在以上人群之后再落。本科以上學歷及留學歸國人員等人群可以隨時申請落戶。

  根據規劃,濟南新中心城的規模在原來中心城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濟南新區的核心區部分,范圍進一步擴大,中心城的人口數量也相應增加。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如果進城落戶人數跟不上,那么真正的城鎮化就無法實現。據悉我省已經提出要求,各地要制定出人口市民化的相關規劃,濟南市公安部門也將針對城鎮化規劃的具體要求,制定出落戶的具體細則。

  如何吸引外來人口或是農村人口進城落戶,就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關人士說,產業支撐能力體現經濟活力,并持續創造就業機會,這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支撐條件和根本動力。為了實現人的城鎮化,《規劃》也對產業發展提出了有關要求:中心城集聚發展服務業,衛星城和小城鎮重點發展工業,強化梯度集聚。縣域經濟要以園區為主要載體,抓好中小企業集群發展,促進特色產業向主導產業轉化,提升縣域經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