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最南端的臨沂市紅花鎮,有一個全國最大的中國結生產基地,全鎮有兩萬多人從事中國結的加工制作,每到春節,紅紅的中國結就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運向全國各地,裝扮著各地的喜慶祥和。如今,在年輕人當中興起的網店更是為中國結插上了快速發展的翅膀……

  文/片本報記者 高祥 見習記者 邱明

  了不得!一個鎮就有兩萬多人在編中國結

  走進臨沂市郯城縣紅花鎮軒然工藝品廠的樣品室,房間四壁掛滿了數百款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中國結,炫目的中國紅配上創意獨特的圖案和長長的流蘇,讓人目不暇接,烘托出濃濃的喜慶氣氛……而這僅僅是這家工藝品廠數個樣品室中的一個。在紅花鎮,像軒然工藝品廠這樣生產加工中國結的廠家和個體戶數不勝數。作為全國最大的中國結生產地,紅花鎮全鎮7萬多人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居民從事著加工制作銷售中國結的工作。

  記者走進紅花鎮前小店子村一戶村民家中,院子里滿滿當當的都是生產中國結的原材料,十幾名婦女正在緊張地加工制作中國結。她們將不同的配飾修剪整齊,然后再粘貼、編織或者搭配組合在一起,就成了人見人愛的中國結。村民馬振正在打理開了剛一年的淘寶店,“光賣中國結,有30多個品種,進入旺季后,一天能賣一二十個。”馬振說,村里像他這樣開網店銷售中國結的人有20個,“都是年輕人,自己打理著網店,就在村里提貨,不耽誤事,平時也不耽誤農活。”

  紅花鎮文化站站長徐之軍介紹,紅花鎮許多村都有村民加工制作中國結,以前主要靠村民自己外出找銷路,或者外地客商前來批發,再賣向全國。年輕人開設網店賣中國結這種現象剛出現一年多,賣得好的,一年光純利就能賺到一二十萬元,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效仿。由于村民農閑時心思都在中國結上,四鄰八舍幾乎看不到閑人。

  在紅花鎮土生土長的孟蕾2012年畢業于濟南一所大學,學財會專業的她畢業后本可以找份不錯的工作,但她卻選擇回鄉專職開網店。“上學時就弄過網店,但貨源渠道不好,回到家鄉看到中國結產業做得不錯,就轉到這上面來了。”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她招聘了兩名員工,年收益已經超過10萬元。

   觸了網,讓中國結供不應求

  據不完全統計,紅花鎮當地銷售中國結的個體電商有200多家,僅與前小店子村相距不遠的大院子北村,一個村就有20多家。同時,該鎮十幾家中國結生產廠家中,90%以上都開有自己的網店。

  不同于其他裝飾性工藝品,中國結的銷售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別是在傳統銷售渠道上。“中國結在國內主要作為節慶裝飾,特別是春節期間”,軒然工藝品廠負責人王廷省說,沒有電商平臺以前,他們廠子生產一年的產品全靠春節前的旺季走貨。

  淘寶店主李玲在當地批發市場有家商鋪,專售中國結。2013年她開通了自己的網店。“頭一年做得不好,網售情況跟實體店一樣,淡旺季分割明顯。”李玲注意到淡季顧客買中國結主要用于婚慶、新居裝飾,她靈機一動,與多家相關的店主達成合作協議,在他們的網店里開通中國結產品鏈接,大大提高了淡季的銷售數量。

  與李玲的關聯銷售模式不同,另一家淘寶店主聶文勇則針對多個節慶到廠家定制中國結樣式。“情人節、母親節、中秋節等基本都有開發。”聶文勇說,這些定制的中國結不僅好賣,而且售價高收益好。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王廷省介紹,銷售淡季除了外地批發市場零散走貨,電商過來補貨帶來的銷量很可觀,目前已經占到他們工廠年產量的1/3左右。

  電商打開了市場導致中國結供不應求,紅花鎮所有中國結生產廠家和村民目前都在加班加點工作。“從早上7點多就來上班,晚上八九點鐘才走”,在一家中國結加工廠,57歲的王女士正在用剪刀剪穗頭,像她這樣加班加點的情況,當地各個中國結生產點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

   樹品牌,紅花中國結將“申遺”

  電商平臺給中國結銷售帶來促進的同時,也加速了產業鏈條中不合理因素的凸顯。

  “全國的產銷量不斷上漲,紅花鎮產品的占有率卻下滑,說明外地的中國結產業也在快速發展。”臨沂首家淘寶村電商城總經理丁明發說,他們曾做過統計,紅花鎮出產的中國結,最高點時曾占有全國產銷總量的80%,去年這一數字已經下滑到了60%。

  中國結的編織技藝,在全國多個地區都有流傳,銷售市場的紅火帶動著浙江、江蘇、廣東、北京等地相繼發展中國結產業。“即使沒人會編,請上幾個老技術工人,幾天的時間就能帶出一大批徒弟。”紅花鎮一家中國結加工廠老板李祥友說,去年春節期間,有多位合作多年的浙江義烏批發商終止了與他的合作,轉而找到他們當地新興的生產商。

  制作工藝相對簡單,其他地區容易跟風引進,容易導致市場占有率下降;純手工制作,外觀質量存在差異,影響消費體驗;同質低價競爭,迫使廠家壓縮人工成本,年輕勞動力不愿傳承制作技藝。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紅花鎮中國結產業的長遠和健康發展。對此,當地政府和從業者也開始著手改善。

  手工制作的個體差異,是影響中國結購買者消費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100個好評,來上一個差評,整個店的信譽都會被拉低。”淘寶店主孟蕾說,發貨前,她都會讓店員再整修一遍,即使是這樣,一 些顧客收到貨品后仍能挑出一些瑕疵。

  為了促進電商間有序競爭、協調發展,淘寶村電商城借助自身資源優勢,除了對當地電商進行免費技術培訓,還定期為他們授課,引導這些電商對消費群體進行細分,從網店頁面效果、宣傳模式、消費刺激手法等多個角度出發,培養和擴大消費群體,避免惡性競爭。

  在軒然工藝品廠記者看到,該廠根據消費者喜好,開發了600多款中國結飾品,同時還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了十套數控激光切割設備,提高成品的制作效率和規整度。

  紅花鎮鎮長徐希武介紹,中國結是當地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領頭羊,鎮里投資建成了中國結博物館,將以此為依托繼續挖掘中國結在當地的文化發展歷程,并積極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已通過了市級認定。鎮里也已經開始制定引導和扶持政策,將從樹立品牌入手,整體打包,在占穩市場的基礎上爭取更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