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生育的因素

  1人口增長率

  我國“東三省”的人口增長最為緩慢,其中吉林0.32‰,黑龍江0.78‰,而遼寧甚至出現人口負增長,自然增長率僅為-0.03‰,遠遠低于全國5.21‰的水平,在這些地方,一孩都不愿生,對二孩自然也就沒有熱情了。

  2兒童撫養比

  西藏、貴州、廣西“養兒”負擔最重,平均每百人要養35、32和31名兒童。其次是河南、江西和新疆,每百人負擔29.76、29.63和29.35名兒童。因此,這些省份對“二孩”的生育意愿并不強烈,貴州月均申請人數1032人。

  3老年人撫養比

  (單位:人)

  在四川和重慶,平均每百人要養20位老人,相當于每5人負擔1位老人,或許正是出于“養老”的壓力,四川和重慶對待“單獨二孩”政策的反應比較亢奮,月均審批數位于第一梯隊,尤其是四川地區,月均審批數破9000,僅次于山東,屈居第二。

  4人口密度

  (單位:人)

  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944人,其單獨二孩月均申請1564人,在各省市中排名第16位。北京和天津人口密度較高的城市,其單獨二孩的申請人數也不高。

  5人均GDP

  (單位:元)

  從人均GDP來看,除第一梯隊的北京、天津和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福建、遼寧以及內蒙古同處“第二梯隊”,再生育申請人數上卻“冷熱”不均。遼寧和內蒙古對二孩“不感冒”。由此可見,經濟似乎不是制約“二孩”生不生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