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戰爭期間,她把自己的丈夫送上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場。解放戰爭期間,她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上了解放全中國的戰場。新中國成立后,跟隨丈夫進城的她放棄了待遇優厚的工作機會,留在家里帶大了20多名兒孫。昨天,青島市老齡辦和青島早報組織“‘學會敬老一起愛老’我們身邊的百歲老人”公益活動,敬老志愿者走進恒星老年公寓,探望這名“英雄母親”——105歲的曲林芝老人。
傳奇人生
支持丈夫抗日獨挑家庭重擔
曲林芝老人的女兒李偉民講述,母親的一生并不平凡。1938年日本侵略者占領老家掖縣(現煙臺萊州),一直在學校教書的父親投筆從戎,1939年參加八路軍,很快成為掖縣縣大隊的教導員。只有27歲的曲林芝獨自留在南李村老家,不但要撫養3個年幼的孩子,還要照顧年邁的公婆。父親在外面打鬼子,常年不回家,一直到抗戰勝利,父親從沒給家里拿回一分錢,反而經常向已經非常貧困的家里伸手,今天拿走一床棉被,明天拎走一袋子糧食,母親給父親縫的新棉袍,被父親轉手送給了穿著單衣的戰士,母親對此一句怨言都沒有。李偉民稱,當年反掃蕩形勢嚴峻,父親和戰士們曾經被日本侵略者包圍在一個陡峭的山頭上,沒辦法突圍。彈盡糧絕的他們,一個活人抱一個死人,從山頭上往下滾。父親摔得全身是傷,幸好遇到了好心的老鄉才撿回一條命。半個月后,父親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拄著拐杖,帶著一身傷回到家,只住了一晚上就又走了。過了不久,因為漢奸告密,日本人帶兵來南李村抓抗屬,燒房子,幸好村公所的地下黨員及時報信,母親帶著3個孩子才及時躲了出去。“當年家里因為沒有壯勞力,地里的莊稼長得不好,很多村民擔心被牽連,也不敢接濟我們。”李偉民稱,因為經常餓肚子,時不時受到驚嚇,自己的兩個哥哥在五六歲時先后得了重病,家里沒錢醫治,母親只能眼睜睜看著兩個孩子不幸夭折。雖然受盡磨難,但母親覺得父親做的事情是對的,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先后將倆女兒送上前線
抗戰勝利后,母親仍然沒過上安穩日子,父親成了解放軍,繼續在外面打仗,剛剛15歲的大姐在1945年參加解放軍,直接到前線部隊作戰,她先后參加了濟南戰役和淮海戰役,多次立功受獎。“我姐姐剛開始是通信兵,背著線拐子冒著敵人的炮火滿山跑,保障指揮通訊,后來當衛生員,冒著槍林彈雨,從戰壕往后方醫院背傷員。”李偉民稱,當時作戰部隊很多指揮員都是父親的老戰友,但母親深明大義,從沒有用父親的名義,為前線作戰的女兒托關系走后門。1948年,母親又把二女兒送到了前線,她先后參加了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母親那些年一直提心吊膽,為戰場上的兩個女兒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