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不少老舊社區,一條街上的店大半都是為老年人服務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社區老年人已被商家“盯緊”消費。

   忙著“開會”的老人

  戴好手套,推出電動車,58歲的馬國英(化名)準備出門去“開會”了。早上7點剛過,濼源大街某商業樓三樓的一個房間里,20多位老人就已陸續到場。他們是來聽一場免費的健康講座的,講座主題是老年人的腸胃問題。主講人先給老人們放了一個片子,然后講起老年人腸胃功能衰退,對食物的吸收能力下降,需要補充蛋白質、氨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

  這是最近在濟南中老年群體中相當流行的一種模式:5元錢辦張會員卡,加7元可購買3斤雞蛋,之后還能免費領取4次福利,一小瓶香油或一小袋玉米片。不同公司間會員費用或具體福利可能稍有不同,但模式大同小異。重點是,福利不是拿了就走,通常情況下,老人還要坐下聽一到兩小時講座,號稱健康講座或養生課堂,也就是老年人私下所說的“開會”。

  事實上,此類模式的本質主要是針對老年人的一種“團購式”老年購物。公司以免費講座和小福利為契機,吸引老年人到店聽課,繼而圍繞老年人進行周邊商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