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水產半年才提供一次檢測
和最初看到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后拍手稱快不同,在看到這么多次國家的、省、市、區的食品抽檢結果后,很多市民已開始疲憊和麻木。實際上,濟南今年大幅增加了食品安全抽檢批次,全市安排了2 。 8萬批次的食品安全抽檢任務,是去年的8倍多。
“每次都有大超市、大飯館,有一期全是大超市不合格,回回都有,實在不知道該買啥,該吃啥了。”市民劉女士說,相比農貿市場和小食品商店,她還是更信任大型超市,但是大型超市幾乎都出了食品問題,有的還不止一回,而且什么類型的食品都檢出過問題,大型超市食品很安全的形象已經沒了。
“但是除了大型超市,還有哪里的食品更安全?”市民劉女士嘆了口氣,之前某一個大型超市出了食品問題,自己會選擇去另一家,但現在幾乎都出過問題,“選擇哪家都一樣,總不能不吃魚不吃肉不吃菜吧,比起菜市場,還是超市好點兒。但真是沒得選,所以這些抽檢結果看完了,該買還得買。”她去大潤發也發現,雖然被多次曝光,但生鮮食品區依舊很紅火。
一向關注食品安全的市民馬先生也認為,除了公布食品不合格信息,更應該加重處罰,以此讓超市長記性。為何不安全食品能頻頻闖進大超市?今年8月銀座爆出“致癌黑魚”后,相關超市負責人介紹,超市在對活魚類水產品進貨時,每半年才會向供應商索取一次檢測報告,而日常的快檢系統也沒有推廣到超市這個銷售終端,這就給問題魚留下了漏洞。
已有大型超市、餐飲店開始加大食品把關力度。曾檢出不合格豆腐的鼎好集團在中央廚房配備了快檢室,對各種食材把關,并在網上公布。銀座超市玉函店也開設了快檢室,接受市民的快檢要求,市民在店內發現有不放心的蔬菜、肉類、魚類等都可以在快檢室進行快檢。據濟南市食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明年,濟南市各大型超市都要配備快檢室。對已經配備了快檢室的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還將雇用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這些快檢室通過抽檢比對,來監督市場日常快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