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9歲的尹愛英是一位老戲迷。早年,每逢大型山會,村鎮常會邀請戲班子到當地演出。“哪里有演出,就追到哪里去。”尹大媽說。
前年開始,她從老家搬到山東省濰坊高新區幫忙照顧孫子,戲癮只能暫時壓下。后來,高新區實施“送戲進社區”“公益電影進社區”等活動,她很快就成為各場演出的“常客”。“戲臺子就搭在家門口,背著孫子也能看,兩不耽誤。”說著,尹大媽樂開了花。
今年1—10月份,高新區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6.7億元,其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與就業、農林水事務、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5.6億元,增長47%,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超過33%。通過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高新區持續辦好了一批為民便民惠民實事。
尹大媽的幸福僅僅是高新區“一建五送”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的一個縮影。“一建五送,指的是建廣場、送演出、送電影、送戲曲、送圖書、送培訓。”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部長孫煥金說,“一建五送”模式,致力于解決群眾文化生活中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讓公共文化資源發揮最大效用,引領更多群眾走進文化生活的“美好時代”。
在此過程中,高新區著力打造“魅力高新·濃情四季”文化品牌,舉辦“歡樂中國夢·幸福高新頌”全區文藝匯演,實施“公益電影進社區”“送戲進社區”“圖書進社區”活動及舉辦公共文化人才培訓班,在全區掀起了群眾文化生活大提升的熱潮。目前全區已投入107萬元新建9處文化廣場,組織大型群眾文化活動60余場,放映電影900余場,演出戲曲148場,累計吸引觀眾17萬人次。同時,購買5萬多冊圖書充實社區書屋,舉辦13期公共文化人才培訓班,惠及文藝愛好者4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