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防護欄,俺村里人再也不用擔心摔到溝里去了。”章丘市曹范鎮西峪村李師貴老人說,圣火路是附近幾個村數百人進出的唯一通道,由于地處山區,道彎坡陡,摩托車、三輪車摔下懸崖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天黑的時候更沒人敢走這條路。

  山東省交通廳廳長張傳亭介紹,自2008年實現“村村通”以來,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已達25.95萬公里,基本解決了農村群眾出行問題。由于公路點多線長面廣,多數路段建成通車時間長,各地交通環境差異較大,部分公路存在突出的安全隱患,交通事故易發多發。今年以來,山東省扎實推進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集中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治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

  在圣火路西峪村段,波形護欄已經修建完工,每隔兩米就設置一根直徑達10余厘米的鋼結構防護樁。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這些防護樁全用鋼板連接,僅地下部分就砸進去1米多深,在道路西側的懸崖邊上牢實地筑起了一道生命“防護墻”。而在此前,這一路段兩側的防護裝置“空隙”較大,容易滋生安全隱患。

  “走了幾十年的山路,現在總算心里踏實了。不僅出門安全,村里種植的核桃等農產品外運也更加方便快捷。”李師貴說。

  在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楊崔劉社區,“斷頭路”阻擋的不僅是村民的出行,更是農民創業致富的“攔路虎”。“以前是道路不進村。有的路雖然是通了,但因年久失修又出現斷頭路。”多年從事調味品生意的村民張秀全頗有感慨地說:“由于政府及時打通‘斷頭路’,我新建的倉庫擴大了規模,年純收入由兩三萬元增加到了十幾萬元。”

  今年初開始,山東全省各級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共排查縣道23896公里、鄉道32373公里,排查出安全隱患27180處、29533公里。

  為盡快完成隱患治理,山東省計劃總投資38.4億元,利用3年時間實施以公路基礎設施整治和路域環境綜合整治為重點的安全整治提升工程,主要涉及穿城路段改造及安全整治提升、瓶頸路段改造、危橋改造及隧道安全設施提升、老油路維修及安全設施提升等四類項目。

  山東省要求,2015年底前完成通行客運班線和接送學生車輛集中的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村公路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重點路段的安全隱患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