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泉村,是由孫臏夢泉而得名。相傳戰國時期,孫臏與龐涓在此交戰,激戰一天,龐涓依仗魏軍兵多將廣,將孫臏帶領的齊軍團團包圍。夜晚,月光殘淡,秋風蕭瑟,傷兵痛聲陣陣。饑渴難忍的孫臏依偎在大石旁,心想看來這次在劫難逃,難道我命就這樣哀哉?不覺慢慢進入了夢鄉。這時一個白須老人乘金象從天空飄然而至,來到他的面前說:“年輕人,不要悲傷,你身旁的堰跟有神水,能保你與將士們打敗敵寇,渡過難關”。說完,騰空而去。孫臏睜眼方知一夢,沉思了一會,便立即讓士兵們按在夢中老者所指的地方挖土。結果,下挖不到三尺,一股清泉汩汩而出。孫臏與將士們飲后頓感精神抖擻,力量倍增,于是便一鼓作氣打敗了魏軍。孫臏率眾將士焚香向天空拜謝,并揮劍寫下了“夢泉”二字。孫臏還讓傷病員在此留下,守好神泉。之后,人們仰慕神泉,就搬到神泉附近居住,并以孫臏題寫的“夢泉”為村名,形成了現在的夢泉村。
齊長城海拔712米,位于夢泉生態旅游區最頂端,與姜女廟翹首相望。游客游覽齊長城遺址,看到那斷壁殘墻,不免會聯想到《孟姜女哭長城》的民間傳說故事?!睹辖揲L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民間傳說之一。兩千多年來,它以多種樣式的媒體傳播,幾乎是家喻戶曉,老少皆知。夢泉村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大多都會吟唱《孟姜女哭長城》小調。孟姜女哭長城的遺址坐落在齊長城遺址不遠處,人們在孟姜女哭長城的遺址上恢復了孟姜女廟。
齊長城遺址與孟姜女文化區相依,沿一線天景點前行約5分鐘便可看到,是夢泉生態旅游區最頂端的景區。
齊長城遺址東面是晚楓亭,晚楓亭海拔700米,這里視野開闊,可以看到蓮花山、馬鞍山的美景。晚楓亭的西邊是古兵營的第一道哨所,最前端聳立的是雙面武士像。游客可以看雙面武士像背靠背,南北相向,好象在日夜守衛著古兵營的同時,遙想起遠去的古戰場,給了人們視覺的沖擊,場面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