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應該也能夠發揮更積極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區域協調發展主要依賴于市場機制,這是基礎性的決定因素。但是政府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必須發揮好相關的法律、規劃、政策等調控工具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實施區域發展戰略,才能落實《建議》提出的“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加大對資源枯竭、產業衰退、生態嚴重退化等困難地區的支持力度”。

  我國城鄉差距比較大,這是東中西部各地區的共性,表現在全國層面,區域差距更尖銳地反映在農村居民的收入上??s小城鄉差距,一個重要途徑是加快推進城鎮化。要進一步完善主體功能區制度,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空間開發有序的新格局。完善生態補償制度,集約高效開發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程度。

  國家掌握著行政機構、高等院校、國有企業、司法機關、軍事單位以及其他各種公益設施的規劃分布權力,應當更多地考慮其布局所產生的經濟社會影響,科學合理地進行調整和改革。在符合其他必要條件的前提下,盡可能將公共事業機構、設施和項目安排到欠發達地區以及人口流出較多的地區,形成更廣泛的帶動作用。

  目前,地區間的基本公共服務不均衡問題還很突出。高中階段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東西部差距還比較大。每萬人擁有的醫院床位數、每百萬人公共圖書館擁有量,盡管中西部超過東部地區,但質量和服務水平還比較低。東西部互聯網普及率差距還很明顯。

  “十三五”時期,要不斷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保障,進一步縮小區域差距。中西部地區要切實抓好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向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努力,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把區域開發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鼓勵社會中介機構、志愿者組織、慈善組織等民間力量到中西部地區參與扶貧。編制實施重點貧困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深入貫徹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加大對口支援和對口幫扶工作力度,維護邊疆和民族地區和諧穩定。

  進一步強化財政政策調節地區差別的功能,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機制,重點增加對老少邊窮地區和人口狀況惡化地區的轉移支付,探索建立橫向轉移支付制度。需要強調的是,要以提高欠發達地區自身發展能力為目標,不能形成過度福利,使這些地區失去自身的“造血”功能。

  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撐,加大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大政策性銀行對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支持力度。創新政策性金融體制機制,探索設立更多以地區開發和貧困救助為目的的各種基金。

  加快建立全國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勞動就業市場全國一體,參保人員各地流動,但繳費及其歸屬并不一致,責任和權益很不對稱,自然導致不公平和低效率。社會保障體系在全國實行統一的制度規定、經辦管理和投資運作已經十分緊迫。在推進統一的過程中,不同區域的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都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