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購買“愛心煎餅”。 市民購買“愛心煎餅”。
穆計明將每一位好心人的捐款都記錄在本子上。 穆計明將每一位好心人的捐款都記錄在本子上。

  大眾網濟寧11月9日訊(記者 高楊)今年5月份,濟寧鄒城稻洼村村民穆計明的小兒子被查出了白血病,為了給兒子籌措骨髓移植的手術費, 51歲的穆計明和50歲的老伴李先榮在街頭買起了煎餅。近日,他們“賣餅救子”的故事被熱心的濟寧市民傳到網上,一場購買“愛心餅”的行動在市民中自發展開。

  9日,在濟寧太白樓路文化廣場附近,大眾網記者見到了正在賣煎餅的穆計明老兩口。下午四點左右,正是他們生意比較好的時候。“賣煎餅了,純手工的小米綠豆面煎餅。”額頭上露出絲絲白發的老穆不停地在吆喝招攬生意,在他身旁的老伴邊把煎餅裝袋,邊對購買“愛心煎餅”的市民說謝謝。

  凌晨4點,穆計明起床烙餅,早晨7點到下午1點,下午2點一直到晚上8點賣餅,期間還要抽空去購買米面回去烙餅。盡管每天要操勞十多個小時,老穆夫妻倆依然堅持著。“多賣幾張煎餅就多一點收入,給兒子治病的錢就能多一點,我們也有個盼頭。”老穆說。

  老穆小兒子穆廣玉,今年26歲,大學畢業工作兩年了。今年5月份,他突然感覺腹痛被緊急送往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白血病引發了脾破裂。老穆和老伴帶著兒子輾轉到濟南和北京求醫,由于脾臟破裂腹腔積液,醫院幾次給穆廣玉下了病危通知書。9月份,在北京空軍總醫院,瀕臨崩潰的老穆總算盼來了一個好消息,大兒子的骨髓與小兒子穆廣玉匹配成功,但高達五十萬的骨髓移植手術費,壓得這個本已負債累累的農民家庭喘不過氣來。

  更讓老穆感到焦慮的是,醫院通知移植手術已經排上了檔期,三個月后如果無法湊出手術費,那么寶貴的手術機會就要被浪費掉,再等下次手術又怕兒子的身體撐不住。老穆說,“骨髓配型都已經配上了,這個手術要是做不了,我真是死了都不甘心。”為了給兒子籌到更多的治療費,穆計明和老伴離開鄒城來到濟寧街頭賣煎餅。

  一位買餅的熱心市民了解到老穆一家的遭遇后,便將他們“賣餅救子”的故事上傳到了網上,并被迅速轉發擴散。“義工團體的王媛大姐知道了我的情況,不但發動大家給我捐錢,還組織義工天天幫我賣煎餅。”老穆告訴記者,他們老兩口暫時居住的小屋、衣服、被子都是義工們捐贈和協調的。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女士手里拿個幾袋煎餅在路口不停地叫賣。“那是義工蔣大姐,她在這已經幫我們賣了二十多天的煎餅了。”老穆說。在蔣大姐賣掉手中的煎餅回到攤位上取餅的空隙,記者上前和她聊起來,“誰都有父母、兒女,看到他們為孩子付出這么多,我很感動,能幫點就幫點。”蔣女士告訴記者,她退休在家,接送完孫子后她就來幫忙。

  除了愛心義工,還有很多熱心市民們的善舉讓老穆記憶深刻。在西郊工作的林先生,特意從濟安橋路趕來,一次買了三大袋煎餅。“我們都是打工的,掙得雖然不多,老人碰到了為難的事,能幫就幫一點。”許多市民還執意放下十元、百元的鈔票,不讓找零,老穆把這些好心人的名字全都寫在了本子上。

  盡管得到了許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但骨髓移植的五十萬元巨額手術費,對于老穆來說依然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小兒子穆廣玉每天穩定病情的藥物就需要800元,老穆夫妻倆賣煎餅的收入還不夠兒子一天的藥錢。“希望愛心人士多多伸援手,幫我留住兒子的命,好心人的名字我都記在了本子上,就算賣一輩子的煎餅我們也一定償還。”老穆說。

  立冬后的天氣越來越冷,但是為了給兒子籌到更多的治療費,穆計明老倆口還會堅持去街頭賣煎餅。記者也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伸出援手,幫他們度過這個難關。

  捐款賬戶:6217994610010644647

  戶名:穆計明

  開戶行:山東儲蓄銀行鄒城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