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將揉成型的饅頭擺放好,準備二次發(fā)酵。 記者李鵬飛 攝工人將揉成型的饅頭擺放好,準備二次發(fā)酵。 記者李鵬飛 攝

  面對糧食的斷崖式下跌,濟南市糧食局聯合相關部門,歷史上首次主動正式“托市”。然而“托市”結束后,價格再次下跌,目前仍同比跌兩成。與此同時,面粉、饅頭等成品價格仍“巋然不動”。

   [始料未及] 市場看好中,小麥價“一路下跌”

  老李在濟南糧食系統工作多年,談起今年小麥價格,直言“史上未見”。6月中旬,濟南開鐮收割小麥,開秤價格1.2元/斤左右,較去年同期持平,收購商積極性也較高,市場一片看好。

  然而,進入8月份,濟南市場小麥收購價一直穩(wěn)定在1.2元/斤以下,且長時間在1.18元/斤的保護價上。按照往年經驗,8月份應該是收購價上揚的時候,去年一度達到1.28元/斤。雖然只有區(qū)區(qū)一毛錢的差距,但對一直保持穩(wěn)定的糧價來講,已經不小。

  濟南并不孤獨,糧價下跌是全國性的,尤其是進入8月份,各直屬庫輪換基本結束,糧庫停收后市場走弱自是必然。于是,產糧大省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紛紛按保護價收購,進行托市。

  [政府行動] 價仍在跌,“托市”未能扭轉局勢

  外地托市并未能扭轉山東小麥收購市場下跌趨勢,以濟南為例,濟南市物價局監(jiān)測顯示,9月3日一舉跌破保護價,至1.17元/斤,9月10日又跌至1.16元/斤,直到9月17日終于止跌。

  9月17日的濟南止跌是有原因的,9月11日,泰安、德州、聊城、濱州4市啟動托市,加之此前已經啟動的臨沂、棗莊、菏澤、濟寧,山東當時有8個市托市收購。在這種背景下,9月23日,濟南市糧食局聯合相關部門,啟動《2015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一直持續(xù)到9月30日。

  托市期間,濟南糧庫幾乎全線上陣,作為委托收儲庫點,以2015年產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最低收購價為1.18元/斤。而就在啟動托市第二天,濟南小麥價格又跌了一分錢。

  濟南市糧食局要求“敞開收購,隨時收購”,而這次托市是歷史上濟南糧食部門首次主動正式托市。然而,這些利好政策不但沒有帶來止跌上揚,反而繼續(xù)下降。濟南市物價局10月1日公布的小麥價格為1.14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