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戶影響小]

  “種地不如打工,種點只為自家口糧”

  美里湖街道的鄭家店村,曾經以盛產黃河大米出名,是黃河大米的主產區之一。然而現在因為種植成本高,種地收入低,村民紛紛外出打工,導致不少稻田變成荒地。不過,濟南的水稻產量較少,加上水稻價格無玉米價格波動大,吳家堡附近的村民說,沒感覺到受太大影響。

  而在另一些山村,以及黃河北的一些村子,不少農民寧可讓農田荒著也不愿再種地。有村民說,外出打工一個月掙兩三千元,能抵得上家里種地一年的收成,寧可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種糧。

  南部山區的一些小地塊上,雖然每年都會種植小麥,但這些小麥產量并不多,當地的村民也沒指望將其賣出去掙錢,而是主要當做自己日常的口糧。歷城區石廟村的老人曹永平說,他家種麥子不是為了賣,都是自家吃食,收麥子后,他自己不方便去磨面,會有人來將小麥換成面粉,比如用60斤小麥能換50斤面粉,供日常生活所用,對老人而言,糧價下跌似乎對他的生活影響不算大。

  相關新聞

  每畝補貼125元種糧積極性仍難漲

  糧食價格下跌,農戶種糧是否有相關補貼?對此,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稱,實行惠農政策改革后,實行“三補合一”,將農業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三項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每畝地給農戶補貼125元。然而,不少農戶表示,盡管有這部分補貼,但卻難以提高種糧食的積極性,因為糧食種植成本并不低,即使每畝地補貼125元也并不能提高太多的收入。

  此外,記者從農業部門得知,今年夏糧總產量為25.95億斤,秋糧預計產量為29億斤。但這部分糧食目前并不能滿足全部濟南市民的消費,仍有不少糧食需求依賴外地進口,那么濟南是否有相關的耕地和糧食產區保護紅線?從國土部門的數據得知,濟南市今年的耕地保護紅線為546萬畝,而對于糧食產區的保護,濟南市正在劃定市區等地的基本農田的保護,具體范圍計劃明年公布。

  相關影響

  麩皮價跌去一半遲滯肉價上漲

  糧價的下跌產生了連鎖反應,面粉的下腳料——麩皮價格已跌去了一半,去年還是1元/斤,現在還不到0.5元/斤?!扒捌谖腋邇r購進了大量小麥,現在價格下跌了,麩皮也降價。”濟南市歷城區民合面粉廠廠長荀先生說,這直接導致他虧了20余萬元。不過養豬戶卻高興了,因為麩皮是豬飼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降價意味著成本下降。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濟南市物價局還是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在分析近期豬肉價格止漲回落的原因時,都把玉米、麩皮等飼料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生豬養殖成本降低作為一條重要原因。不過據透露,盡管目前養豬利潤空間大,已很多人擔心現在進入會高點套牢,因此不敢擴大養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