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故事 “23歲的女兒馬上就要結婚”
有附近村民說,當天下午2:00多的時候見到過姐弟倆,騎著電動車來到雞棚。“他們家就這倆孩子,一下子都走了。”
“兒子今年才17歲,在濟陽的一所高中上學,平時成績優異,而且還很懂事,但他根本不會水。事發當天是他放假的第一天。過了這個暑假,就應該上高二了。女兒今年23歲了,她平時在煙臺上班,過段時間就打算結婚了。前幾天我們想她了,給她打電話讓她回家住上幾天。”每當回憶起這些,史磊都會緊緊地攥著拳頭……
在救援現場,一個看起來十七八歲的小伙子靜靜地看著黃河,眼睛有些濕潤。“史良是我們村的,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本來約好假期可以好好一起玩,沒想到出了這樣的事情。”小伙子抹了抹眼淚說,聽到好朋友出事后,他從家里跑了過來,他的父親也參與了這次搜救。延伸閱讀
他們,為何下黃河游泳?
“家里都有太陽能熱水器,孩子怎么就偏偏要到黃河里洗澡?”連日來,黃河灘孩子溺水現場,總有圍觀村民表示不能理解。渾濁的黃河水,在他們眼里,洗澡或游泳的條件都不具備。
兩天接連發生的三起溺水事故,分別位于長清區歸德鎮、長清區孝里鎮、濟陽縣崔寨鎮。記者調查發現,這三個鎮上均無游泳館。想要游泳,除了去村頭的黃河或南水北調河,就只能奔波到20多公里外的長清市區或濟南市區。其中孝里鎮和崔寨鎮溺水點附近的孩子要去最近的游泳館,驅車甚至要走高速才能快速到達。游泳館的消費價格基本都在20-30元之間。
溺水孩子年齡基本都在18歲以下,開車去游泳館,一次消費20多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黃河很危險誰都知道。附近村子里經常會有人一年四季下黃河,冬天下河撈魚、夏天下河游泳。”濟陽溺水事發地18歲村民王允說,距離家最近的黃河是不錯的“避暑圣地”,有的人不會游泳也想下河,主要是為了尋找刺激,對下河的那種感覺出于好奇。
濟南一心理咨詢師分析,近日溺水的孩子都正值青少年,對新鮮事物比較敏感,黃河吸引孩子的地方并不一定是洗澡或游泳,主要是一種長期未曾接觸的新鮮感。尤其在農村娛樂項目相對較少的情況下,戲水對于青少年來說,就會成為一種不錯的娛樂項目。想要避免孩子到黃河去,單靠嚴格管教并不現實,一方面需要家長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另一方面當地政府也需要增設針對青少年的娛樂項目。(記者李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