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體育訊 貴州人和和山東魯能比賽賽后騷亂的處罰在進行了漫長的20天調查后,終于出來了,魯能遭到了意料之中的處罰。李松益和邵璞亮被分別禁賽10場和4個月,包括庫卡在內的3名教練和裁判也被禁賽7個月到9個月不等,5個人合計被罰了49萬人民幣。
其實早在這場風波延續了2天后,我就有想寫一篇分析的沖動,不過覺得影響輿論不好,所以和編輯商量著壓了一下,放在了中國足球協會處罰結果公布之后。
中國足球協會的處罰結果其實已經辨了是非曲直,當然也有人不同意中國足球協會的分析,認為還有隱情,還有沒有考慮到的方面。對此,記者本人不是什么裁判專家、視頻分析專家、法醫、刑警,我只是個記者,我只能代表我所看到的各種描述事情的報道、特別是我們新浪網發的各種文章中去自己努力得到一個真相。
我感覺到的是,山東魯能做了一次典型的失敗公關,這是一起徹底的不講政治,將本來可以大事化小,在足球場上就可以解決的事情,鬧大成了社會事件的案例,最后導致足協想幫你捂住輕判都不可能。
有趣的是,新浪所發的文章中,大多數還是山東媒體的,而我認識他們中的不少人。這次事件的當事對像雙方是山東魯能對一個裁判,而不是山東魯能對貴州人和,也不是山東媒體PK貴州媒體,因此山東魯能的發聲充分,輿論準備龐大。裁判詹煒則按照規定緊閉嘴巴,什么都沒說。但是,在如此努力地發聲吶喊后,是什么使得這件事情從對山東魯能的同情,最后演變成了對山東魯能的厭惡呢?
一 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圍裁判
中國足球的一個惡習就是不相信裁判。
這其實很好理解,裁判是一切的出氣筒。運動員苦練了很久,裁判一個誤判,他本來已經預定好的給孩子買奶粉的獎金就這么沒了,肯定是心里不好受的。但是規則明令任何球員在場上對裁判進行質疑。隊長雖然可以去詢問裁判,但是他也只能因為自己沒看清,去問裁判這個判罰的內容是什么,是任意球還是門球,而不能問裁判為什么這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