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海關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自2010年至2015年4月,韓國泡菜貿易逆差達8409萬美元,每年有20萬噸中國產泡菜登陸韓國,占領韓國人餐桌。面對著泡菜貿易赤字逐年增加的趨勢,韓國農林食品部官員表示,韓國政府正在推進加強非關稅壁壘應對體系等方案。受此影響的將是山東每年出口韓國20余萬噸泡菜,從事泡菜經營活動的60家生產企業。記者張卓冉
平度有個“泡菜村”
平度張戈莊鎮尚河頭村里,大大小小的泡菜加工廠有十幾家,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泡菜村”。其中,德盛食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作為青島最大的韓資泡菜出口加工企業,德盛每年出口約兩萬噸泡菜。
該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選用制作泡菜的白菜品種有局限性。品種上一般選擇“金碧春”和“黃金春”,這種白菜菜幫比較薄,個頭比普通白菜稍小,均屬黃心或半黃心。而這種白菜目前在山東平度、膠州、萊西都有種植。據青島市農委農技站統計顯示,青島大白菜種植總面積為26萬畝,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產量被用來生產泡菜出口日韓。
熱門閱讀-
在“泡菜村”,做泡菜用的白菜收購價在每斤0.1元左右。經過深加工后的泡菜,其內銷價格每斤超過6元。由于毗鄰白菜產區,尚河頭村僅大型泡菜加工廠就有三家,每天約有400噸白菜從這里經過深加工后變成泡菜。
除了主要原材料,平度也盛產制作泡菜的輔料。“調制醬料配方需要二十多種原料,平度本地就出產其中的十幾種。”同樣在平度選址的一家小型泡菜加工企業總經理朱振告訴記者,“泡菜廠之所以選擇在平度扎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地有著豐富的大蔥、大蒜、辣椒、蘋果等主要泡菜配料資源。”記者注意到,在平度張戈莊鎮尚河頭村中,僅大型泡菜加工廠、辣椒加工廠等就有14家,其中外資企業4家,這些企業不僅輻射帶動了周邊村鎮的蔬菜生產,也為村民提供了2000多個固定工作崗位,每年可以為村里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