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加大泡菜企業(yè)監(jiān)管力度
近年來,山東在對韓農產品出口中,經常遭遇韓方提出的嚴格甚至不合情理的質檢要求。
以今年2月山東出口韓國大蒜遭退就可以看出,韓國從中國進口農產品數量增加,使得韓國一些相關的農副產品價格大幅下降,不僅對韓國企業(yè),而且對韓國菜農也造成較大壓力,同時,韓國國民對中國產泡菜的關注度也空前提高,中韓泡菜貿易也顯得尤為敏感。
為進一步提升輸韓泡菜質量安全總體水平,山東檢驗檢疫局近幾年在全省啟動了輸韓泡菜質量提升活動。近幾年,并沒有因質量安全問題引起國外通報。此外,針對泡菜企業(yè)的質量管理體系也在不斷完善,目前全省54家輸韓泡菜企業(yè)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均進行了整改提升,分片組織企業(yè)人員進行檢測技術培訓,40家企業(yè)建立了實驗室。轄區(qū)輸韓泡菜企業(yè)全部建立實施了首席質量官制度和產品質量狀況主動報告制度。
在品牌培育上,青島轄區(qū)內12家企業(yè)獲得 ISO22000和 HACCP 等第三方體系認證資質,“新秀”“味美”等10多個輸韓泡菜品牌在韓國站穩(wěn)了市場。
韓國市場已經飽和 可開辟國內市場
盡管山東對韓出口泡菜占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隨著中韓兩國貿易合作的不斷深化,特別是雙方在聯合聲明的附件中專門提及“泡菜”合作,商定將繼續(xù)加強食品標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把泡菜等食品作為優(yōu)先合作領域。這意味著,如果韓國泡菜反過來面向中國出口,將勢必會影響部分國內企業(yè)。
另外,近幾年韓國通過舉辦“泡菜節(jié)”、制定泡菜國際標準、泡菜申遺、泡菜改名等一系列活動,宣傳和提升韓國泡菜的知名度,如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了韓國飲食的一種特色。而國內泡菜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是其生產商多數為國外企業(yè)或是為他國品牌生產泡菜,在像德盛這樣的韓資外企不斷侵蝕中國泡菜市場的同時,山東本土泡菜企業(yè)面臨的是爭取市場的競爭危機。
德盛銷售部王經理告訴記者,“從近幾年看,韓國每年泡菜需求量并未出現大幅波動。”據海關統(tǒng)計,2011年以前,山東對韓出口泡菜總量在10萬噸以下,自2012年出口量突然猛增至19.8萬噸,而往后的三年,山東對韓出口泡菜總量在20萬噸上下徘徊,并未再出現過激增。“韓國市場已經趨向飽和,但國內有著強大的人口優(yōu)勢,對所有泡菜企業(yè)來說,內銷是未來一定要走的路。”作為韓資泡菜企業(yè),王經理也認為自己的企業(yè)在未來也很有可能面向中國市場。然而當下的問題是,目前大部分內銷泡菜企業(yè)做的并不是真正的韓國泡菜。王經理告訴記者,“真正的泡菜不方便運輸,通常保質期只有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