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座位上玩手機。這種調侃反映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廣大學校尤其是高校存在的一種現象。

  近期,針對這一現象,多所駐濟高校開始推行“無手機課堂”。此舉受到部分學生吐槽,但也得到了多數學生和老師的支持。

  ●效果

  積極性高了 互動增加了

  近日,山東師范大學化學化工與材料科學學院9個班的442名學生開始在“無手機課堂”內上課。

  這一措施起源于學院的大一新生第一次高等數學模擬考試成績不理想,每個班50名學生中有近20名學生不及格。經過觀察和走訪學生,輔導員王聰了解到,不少學生上課時在QQ上聊天,上晚自習時不停地瀏覽朋友圈。為改變這一現狀,提高課堂效率,她召集了2014級各班班長、團支書、學習委員和女生委員開會商討,最終決定在2014級大一新生中舉辦“無機課堂,有機生活”活動。

  第一天強制收取手機,第二天由學生主動上交手機。期中考試結束后,根據學生上交次數對學生給予德育分獎勵。

  推行這一措施的效果怎么樣?實踐證明,實行“無手機課堂”半個月后,學生們已經把上課交手機當作了一種習慣,還有很多同學在裝手機的信封上寫上座右銘和勵志語激勵自己?,F在,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互動也顯著增加。

  ●觀點

  大學課堂到底該不該禁止手機,人民網對此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1%的網友給予支持,有19%的網友投了反對票。

  學生支持者

  武琦:“之前下過幾個針對手機強迫癥的APP,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總是控制不了自己想玩手機,原本上課聽不懂的時候就想玩手機,玩一會抬起頭來再聽就更聽不懂了。交上手機之后,聽不懂的時候就會硬著頭皮聽,聽著聽著就聽進去了。”

  劉雯:“這個活動,我覺得,利大于弊。一方面收手機可以節省很多流量,更重要的是這種措施使得我們能集中精力學習。雖然剛開始時會有些不習慣有些抱怨,但心里還是蠻接受的?!崩蠋熤С终?/p>

  高數老師劉茜:“沒手機挺好的啊,這樣同學們也不會老是低頭看手機,終于能抬頭看看我,聽我講課了。”

  思修老師韓云忠:“現在的大學生每天都沉浸在虛擬的世界里,每天聊QQ、聊微信,都快要忘記了在現實生活中怎么與別人相處了,這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其實是很不好的?!狈磳φ?/p>

  網友“無名小卒也”:“按發展看,疏比堵會更有利。手機有利于獲取學習信息,有利于溝通聯系,應急事情更是不可缺。學生,特別是青春期的學生往往有逆反心理,如果一味地堵,可能會適得其反,達不到學習的目的?!?/p>

  網友“劉大超”:“大學生上課帶手機已經是普遍現象。帶不帶手機屬于個人問題!不帶手機他(她)就好好聽課了?關鍵還是學生是否重視教師講課,當然也與教師講課是否吸引學生有關!學校要把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到學習上來才是正道!”

  相關新聞:

  拒做"手機奴" 山東11所高校打造"無手機課堂"

  放下手機,回歸生活。19日,本報發出倡議,讓我們合理利用手機,拒做“”。倡議發出首日即引起熱烈反響,省內11所高校積極響應,愿意加入這個“聯盟”,將在學校里采取相應措施,引導大學生不要沉迷手機,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更多地用在學習上。

  這11所高校分別是:山東師范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山東建筑大學、齊魯工業大學、煙臺大學、聊城大學、山東工商學院、菏澤學院、德州學院、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山東技師學院。

  其中,不少高校已經意識到過度依賴手機對年輕人的不良影響,并在校園內以不同形式倡導學生放下手機,尤其是在課堂上不要使用手機,打造“”。

  “我們覺得齊魯晚報的倡議非常有意義,也非常有必要,我們也要加入到聯合倡議的陣營中,在全校開展‘’活動。”齊魯工業大學宣傳部副部長熊開峰說,去年9月新生報到時,該校材料學院制作了手機收納袋,成效很好,所以今年全校在大一新生中推廣了這種做法。(宋立山 周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