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同志的這些思想,給省委一班人很大啟發(fā)和鼓舞,為山東大力發(fā)展多種經(jīng)營,以至后來實施“海上山東”(山東省委根據(jù)山東作為海洋大省的特點,提出的建設“陸上一個山東,海上一個山東”的戰(zhàn)略構想)和“南四湖綜合開發(fā)”(魯西南微山、南陽、昭陽、獨山四湖的合稱)戰(zhàn)略,指明了方向。
置身于風景美麗的青島,鄧小平同志觸景生情,多次談及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問題。當他了解到青島夏季缺水比較嚴重,指著干涸了的噴池說:這么好的風景,沒有水就把名聲敗壞了,條件不具備先不要開放。
他還認真地詢問了青島居民飲水、工業(yè)用水等問題。當他得知居民飲水難的問題時,心情沉重地說:一定要讓老百姓有水吃,青島連水都沒有,搞開放旅游業(yè)是不行的,要趕快解決水的問題。
在鄧小平同志離開后,省委、省政府和青島市就盡快解決水的問題,很快研究制定了方案,決定實施"引黃濟青"工程。經(jīng)過全省的努力,“引黃濟青”工程于1989年11月竣工。從此,青島市用水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從1988年起,鄧小平同志連續(xù)在上海度過了7個春節(jié),其中有幾次乘火車往返都是在山東濟南火車站作短暫停留。
1991年2月21日,鄧小平同志由滬返京,路過濟南站,省和濟南軍區(qū)的主要負責同志前往車站看望他。這年,山東經(jīng)濟和社會各項事業(yè)都有了很大發(fā)展,國民生產(chǎn)總值、國民收入、工農業(yè)總產(chǎn)值等項指標的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鄧小平用充滿贊許的口吻說:“你們山東搞得好。”
當匯報到山東經(jīng)濟增長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后經(jīng)濟工作準備再上一個新水平的“一高一低一上”的總體構想時,小平同志點頭連聲說好。當姜春云同志說,根據(jù)山東的條件,有可能爭取提前4年到5年實現(xiàn)第二個翻番時,鄧小平非常高興,并說:“還是你們的想法好。
”
1993年12月9日18時15分,夜幕初降,鄧小平同志的專列又一次停在了濟南白馬山車站。這次經(jīng)山東去上海,是鄧小平同志生前的最后一次外出視察。這一次當聽到姜春云同志匯報說:“山東班子團結,黨政軍民團結"時,小平同志高興地說:“好!團結好啊!”
快分別時,姜春云、趙志浩同志代表省委對鄧小平同志說:“我們希望您明年來山東能多住些日子。”他高興地說:“好。來了就多住些日子。我一定要還這個賬,了這個心愿。”
人民之子 心系百姓
鄧小平同志說過這樣一句感人至深的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基于這種感情,他對山東干部、人民群眾傾注了無限的關懷和愛心。
半個世紀前,鄧小平和劉伯承同志一起率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在強渡黃河時,指揮部的地址選在了陽谷縣蔣家莊。
建國后,鄧小平同志公務繁忙,沒能再回魯西,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魯西人民,一直關心著魯西人民。1959年12月,他派原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參謀長李達上將到陽谷縣蔣家莊慰問看望鄉(xiāng)親們。1987年5月受鄧小平同志委托,濟南軍區(qū)政委遲浩田到魯西慰問,又探望了孔月仙
老人和群眾。
時刻想著群眾,這是鄧小平同志一貫的作風。他熱愛群眾,喜歡把自己置身于群眾之中,反對人們把他同群眾隔開。
原省委書記、省委秘書長李子超介紹,在青島時,鄧小平同志喜歡游泳,但有一點他交代得很明確,那就是不能因為他去游泳而趕走群眾。李子超同志萬般無奈,便從市公安局挑選了一些政治上可靠、水性又好的干警換上便衣在浴場游泳。鄧小平同志到來后,見有人在游泳,他很高興。可過了一會兒,他似乎察覺出了什么,就問李子超同志:“那些游泳的都是群眾?”
李子超同志一時不知怎么回答,只好含含糊糊地說:“都是些可靠的人。”
鄧小平同志從李子超同志的表情和語氣中已判斷出怎么回事了。他看了李子超同志一眼,滿臉不高興。
鄧小平同志生前多次來山東,見過他的人都說:“小平同志很隨和,平易近人,沒有架子。”鄧小平同志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而在他們眼里,倒更覺得他是一位和藹可親極為普通的老人。
1979年鄧小平同志來青島時,劉愛敏同志是服務工作人員之一。她回憶說:“鄧小平同志待我們很和氣,每次見面他都主動打招呼,同我們聊天、拉家常。”
不只劉愛敏同志,小平同志幾乎和所有的服務員都拉過家常,而且?guī)缀醵寄芙谐鏊麄兊拿帧P∑酵咎貏e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一有空,就把幾個服務員招呼到他的客廳去玩。服務員任志強同志回憶說,每次他們一進客廳,小平同志就招招手,說:“來,來,隨便坐。”于是他們幾個年輕人就圍坐在小平同志身邊,或打橋牌、或下圍棋。當時大家對橋牌、圍棋不太精通,小平同志就教他們,告訴他們這張牌該怎么出,那步棋該怎么走。
1979年8月初,鄧小平同志到青島視察北海艦隊時,親筆題寫了“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xiàn)代戰(zhàn)斗能力的海軍”的光輝題詞,也留下了這位老人與水兵們的故事。
8月2日,75歲高齡的鄧小平同志登上國產(chǎn)的第一艘導彈驅逐艦———“濟南”艦。在聽取了詳細匯報后,鄧小平同志乘艦出海視察。
當時水兵們都希望與鄧小平同志合影留念,又不敢冒昧提出。小平同志看出了水兵的心思,他慈祥地向周圍的官兵們招招手說:“誰要照相就來照。”聽鄧小平同志這么一說,大家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朝他圍了過去。小平同志先和艦上的領導合影,又分別和技術能手、立功受獎的優(yōu)秀軍官、水兵合影,然后同其他水兵們合影,在甲板上一坐就是1個小時。
在一號艙室服務的水兵盛立中同志為沒能與小平同志合影深感惋惜。于是他想請小平同志簽名留念,當小平同志進來后,他又猶豫了,心想:我是一名普通水兵,他能答應我的要求嗎?
盛立中同志猶豫不決的樣子,被站在小平同志身邊的海軍第二政委杜義德看見了。杜政委問:“你有什么事嗎?”盛立中同志壯著膽子把自己的心愿告訴了他。
小平同志看見他倆嘀嘀咕咕,就問:“有什么事嗎?”杜政委說:“他想請您簽個名。”
“簽個名?”鄧小平同志笑了,親切地對盛立中同志說:“好,拿本子來。”
盛立中同志趕忙把本子和鋼筆遞過去。小平同志在扉頁上認真地寫下了“鄧小平 一九七九年八月二日”幾個字,把本子還給盛立中同志,問道:“這樣寫行不?”
“行,行。”盛立中同志接過本子,激動得不知所以,連給鄧小平同志敬禮都忘了,只是看著本子“嘿嘿”地笑。
……
巍巍泰山鐫刻著鄧小平同志的豐功偉績,滔滔黃河訴說著齊魯人民不盡的思念。山東9000萬人民將永遠銘記鄧小平同志的教誨,永遠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新山東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