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2011年至2020年,我省大力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12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山東找礦的重大突破。
具有世界級影響的
深部找金重大突破
“膠東地區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笔∽匀毁Y源廳廳長宇向東表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膠東地區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具有世界級影響的深部找金重大突破,探明資源儲量保持高位增長,“新發現4個儲量在100噸以上的超大型金礦床,8個大型金礦床,121個中小型金礦床,新增金資源儲量2957.62噸,超過我省1949年至2010年累計查明金資源儲量的總和(1932噸),形成了三山島、焦家、玲瓏三個千噸級金礦田,膠東地區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穩固了我省全國最大黃金生產基地的地位”。
2011年至2020年,我省組織開展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10年來,我省累計投入地質勘查資金81.22億元,在重要礦產勘查、老礦山找礦、基礎地質調查、找礦關鍵理論與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持續推進膠東金礦區深部探測,推進深地鉆探、海洋鉆探技術創新,實現找礦新突破,力爭打造萬噸級‘中國山東黃金產業基地’?!庇钕驏|表示,山東是礦業大省,已發現礦產148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90種,其中金、石油、金剛石、石膏、晶質石墨、鉀鹽等礦產儲量豐富,位居全國前列,國民經濟賴以發展的15種支柱性重要礦產均有探明儲量。下一步將繼續落實國家礦產資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大戰略性礦產勘查力度,保障我省能源資源安全。
老礦山服務年限
平均延長10年
發布會信息表明,不僅是金礦,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富鐵礦、煤炭、巖鹽、金剛石等重要礦產勘查中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發現大型鐵礦產地4處、中小型鐵礦產地35處,新增鐵礦石資源量28.17億噸,形成了淄博、萊蕪、蒼嶧、東平-汶上等大型鐵礦資源基地,萊蕪張家洼鐵礦成為全國最大的矽卡巖型富鐵礦,在齊河-禹城整裝勘查區新發現了最厚達97.45米、平均品位55.95%的富鐵礦體,開創了我國在深覆蓋區尋找富鐵礦的先河。
新發現大型及以上煤礦產地4處、中小型7處,新增煤炭資源量17.76億噸。曹縣煤田的張灣和青崗集勘查區發現大型優質焦煤田,新增資源量近10億噸,潛在經濟價值達5000億元,實現了魯西南找煤重大突破,成為我國深部找煤的成功范例。
在大汶口、單縣、莘縣等地新發現3處大型巖鹽礦床,新增巖鹽資源量21.46億噸,潛在經濟價值近1000億元,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已建成鹽化工基地5處。在蒙陰縣常馬莊等地金剛石勘查取得新進展,新增金剛石資源量63.2萬克拉,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了臨沂金剛石在全國的地位。
通過開展老礦山深、邊部的“探邊摸底、攻深找盲”,推動了礦產勘查開發向深部、邊部拓展,擴充了找礦空間,新增金資源儲量13.54噸、鐵礦石資源量0.46億噸、銅金屬量10.98萬噸,老礦山服務年限平均延長10年,有效提高了我省重要礦產資源接續能力。
發動科技創新和
信息化建設“雙引擎”
“科技創新與信息化建設是推進新時代地質勘查事業轉型升級的兩大引擎,找礦仍然大有可為?!笔∽匀毁Y源廳二級巡視員表示,在找礦戰略行動中,地質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理論指導找礦作用凸顯。
據介紹,我省地質工作者在研究總結過去找礦經驗的基礎上,在“認識-實踐-再認識”的找礦過程中,建立了“階梯式”成礦模式和“熱隆-伸展”成礦理論。“正是在這一理論指導下,膠東深部找礦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新技術、新設備研發能力顯著增強。自主設計研發了淺海固體礦產勘查鉆井平臺,使勘查工作由陸地向海洋拓展。我國首個海上黃金勘探項目在萊州三山島海域17平方千米布置44個鉆孔,孔孔見礦,最深孔深2000多米,實現了海上找礦重大突破。敢于向“超深、超斜、超大、超難”挑戰,實施的“中國巖金第一見礦深鉆”成為國內見到金礦體最深的鉆孔;完成“中國巖金勘查第一深鉆”,終孔深度4006.17米,創造了我國小口徑巖芯鉆探最深紀錄,開創了我國金屬礦產深部探礦工作的先河。
下一步,我省還將加強城市地質工作,全面開展地質資源、環境、空間等多要素城市綜合地質調查,查清城市地質結構、地下空間狀況,建立高精度的三維可視化地質結構模型,實現地下100米以淺透明化管理,盡快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地質工作全覆蓋,為地下空間的利用和建設項目的選址打下良好的技術支撐,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透視山東”建設,全面提升礦產資源和地質管理的智慧化、科學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