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記者獲悉,11月9日凌晨,濟南繞城高速大東環跨越膠濟客專、膠濟鐵路立交橋最后12片預制箱梁全部架設完成,標志著大東環一標段1516片梁板架設施工全部完成,距離全線貫通更近了一步。
大東環下月底將正式通車
大東環路線全長23.594公里,共分為兩個標段。其中一標段施工范圍北起青銀高速與濟廣高速聯接的唐王樞紐立交,與青銀高速唐王立交至機場樞紐順接,南至東巨野河2號大橋橋頭,標段全長14.382公里。二標段從世紀大道往南至京滬高速,長約10.6公里。

濟南大東環一標項目工期緊,項目部加強現場施工過程中的管控,項目技術人員全程跟蹤認真落實施工方案,與測量組相互協調,確保梁板架設位置無偏差,保證了梁板架設的順利進行。
今年9月25日,一標段完成了4萬余噸轉體橋成功轉體。這個轉體橋的建成是大東環建設的關鍵節點,轉體成功后保證了大東環按期通車。10月中旬,繼“雞山段順利貫通”“二標段預制梁板架設完成”等施工節點后,大東環二標段主線順利貫通。
大東環項目是濟南市“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規劃中“三環”的第一段,真正標志著濟南“三環時代”從夢想照進現實。項目起自青銀高速唐王樞紐互通立交,止于京滬高速曹范互通立交,建設標準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里/時。
目前,項目順利完成了全部預制梁板架設任務,為后續路面連續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測算得知,等大東環全線竣工通車后,從唐王立交到曹范立交開車僅需要12分鐘就能跑完。而在沒修之前,開車需要50分鐘左右,路程變為了32公里,比現在要增加10公里。
疏解過境車輛緩解擁堵
加強東城與先行區聯系
2018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濟南將加密高速路網建設,在原來“兩環十二射”的基礎上構筑“三環十二射”高速公路網。其中,“三環”就是在現有繞城高速外圍,規劃形成高速公路環線。其中大東環就是三環的外環東線。
“大東環”是京滬高速公路濟南東繞城段的并行線,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青島至夏津(魯冀界)高速公路支線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規劃中的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的東段。
大東環建成后對濟南市區擁堵有何影響?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速,是從濟青南線過來從繞城東線走的,大東環建成后,現在走京滬高速的車輛,包括長深高速的一部分車輛,都可以從大東環分流了。”
現在的繞城高速為內環高速,將來主要是服務市區出行,新建的大東環、大西環和已有大北環形成外環高速,主要是疏解過境車輛。近期來看,大東環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東部城區路網布局,可以有效地分流現有繞城高速公路東線的過境車輛,提高通行效率并方便沿線群眾出行。
大東環通車后,將進一步完善東部城區路網布局,長途過境交通與區域中短途交通可實現分離,有效分流現繞城高速公路東線的過境車輛,提高通行效率,進一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交通拉伸的過程也是城區擴展的過程,大東環不僅滿足了濟南市“東拓”戰略發展需求,強化了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與濟南市東部城區連接,而且對于促進東部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升,對沿線的物流、資源開發、招商引資、產業結構的調整等都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環十二射”完已完成“十射”
高速公路路網密度將居全省首位
2018年濟南“三環十二射”高快一體路網正式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發展規劃》,標志著濟南向“三環時代”正式邁進,規劃“外環”全長約272公里,超越北京六環85公里。目前,“三環十二射”中的“內環”和“中環”都已建成通車,大東環通車后,濟南三環時代也正式來臨。
十二條射線分別為“射一”:濟南-淄博-青島(改擴建);“射二”:濟南-濰坊-青島;“射三”:濟南-萊蕪-上海;“射四”:濟南-泰安-上海(在建);“射五”:濟南-泰安-福州;“射六”:濟南-菏澤-廣州;“射七”:濟南-聊城-蘭州;“射八”:濟南-石家莊-銀川;“射九”:濟南-德州-北京;“射十”:濟南-天津-北京;“射十一”:濟南-濱州-沈陽;“射十二”:濟南-東營-煙臺。
其中濟泰高速已于上月底通車,上述12條射線已建成10條,剩余2條(濟南—淄博--濰坊,濟南--高青—東營)也已經開工建設。而大環線方面,大西環已經開工,大北環走向也已經公示,大南環信息也已經披露。
記者梳理,除了已經通車的濱萊高速、青蘭高速、濟青高速,從去年到今年底,濟南有8條高速公路陸續通車。省城高速公路將達到738公里,公路密度7.2公里/百平方公里,“濟南一小時生活圈”將更加順暢。
此外,高青至商河高速公路、濟南至微山高速公路、青銀高速至濟萊高速連接線規劃方案,這批規劃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省城高速公路路網密度將達到全省首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