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許敦杰老人的革命經歷,很多人用“傳奇”來形容。他先后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等100余次戰斗,是一等功戰士、甲等戰斗模范。曾經,他被子彈射入右腹部仍忍痛堅持戰斗,五年后才將子彈取出;還曾面不改色地用一把沖鋒槍迷惑敵軍,只身俘虜了幾十人。如今的許敦杰已經91歲,但那些紅色記憶依舊深深刻在他的腦海里,能清清楚楚地講給后輩聽。

91歲的許敦杰曾榮立戰功十次,被評為“甲等戰斗模范”。
年少立志從軍報國
參加戰斗百余次
“解放軍呀緊追趕,筑成鐵墻四面攔,敵人昏頭轉了向,那個十里路內打轉轉……”盡管已經離開戰場近70年,對于那些革命年代的戰斗歌曲,許敦杰依舊唱得朗朗上口。“一場戰役有一場戰役的歌,你現在考我,我絕對唱不差。”許敦杰笑著說。
1928年3月出生的許敦杰,是濟寧市微山縣人。小時候他家住在破草屋里,日軍進村的時候槍殺了7個60多歲的老人,這讓從小“吃百家飯”的許敦杰立志要從軍衛國。許敦杰18歲入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等100余次戰斗。
許敦杰回憶說,行軍打仗的時候經常是“兩頭見太陽”,傍晚部隊開始急行軍,奔襲六七十里路到敵占區趁夜破壞敵人的鐵路線,然后天亮趕回到部隊駐地。1947年,部隊攻打壽光,擔任副班長的許敦杰在架橋時被敵人子彈擊中,子彈從其右側腹部射入,但未擊穿。“當時我感覺自己被人推了一下,腹部熱乎乎的,一位戰友在旁邊喊‘你負傷了’,我這才被擔架抬下了戰場。”他說,擔架來回晃動,自己才感覺疼得厲害。
戰爭年代沒有取子彈的條件,許敦杰的傷口經常反復發作,“每三到五個月傷口就崩一次,流完膿才能舒服一點,然后再長合。這期間大小戰斗無數,經常一夜打好幾仗,就算疼,也必須堅持到底。”就這樣,子彈在許敦杰身體內待了5年,一直到1952年前后才由南京軍區醫院取出。
端著沖鋒槍使迷惑計
只身俘虜幾十人
1949年解放舟山群島時,許敦杰受命帶領一個班的戰士翻越一座山阻擊敵人。為隱蔽前進,雨后濕滑、荊棘密布的山路把戰士們的衣服褲子都劃成了布條。不久后,許敦杰發現自己與同志們走散了,他沒有害怕,反而是堅決地翻過了山頂向敵人摸去。
下山時,有好多是懸崖峭壁,許敦杰鞋子爛掉了,腳被樹杈扎了很深的洞,褲子也被弄爛了,不停地流血。這時候,他遇到了敵人的一股部隊。
“他們正往我的方向走來,我就自己一個人,但一個念頭就是要截獲這股敵人。”許敦杰從草叢里慢慢接近,在距離敵人六七步的時候,他猛地從草叢里跳出來,端著沖鋒槍對敵人大喊:“你們已經被我軍包圍了,無處可逃,繳槍不殺!”敵人一下子蒙了,大部分人放下了武器,紛紛舉手投降。敵軍副師長不想繳械,許敦杰疾步沖上前,一下搶過其手槍并對天鳴槍,對方才舉手投降。之后又有少量敵人跟過來,看見前面的人放下了武器,也沒有反抗,也紛紛投降。這次,許敦杰只身俘虜了幾十人。
許敦杰說:“當時要是有一個敵人反抗,自己就光榮了。”沒多久,連長帶著戰士們趕了上來。看到許敦杰褲子都磨沒了,膝蓋上、腿上到處是血口子,連長趕忙找了一條褲子給他穿上……之后許敦杰榮立一等功,所在的班被命名為“三等功班”。
由于多次負傷,許敦杰被評為三等乙級殘疾軍人,榮立大小戰功十次,其中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四次,四等功三次。此外,他被評為“甲等戰斗模范”一次,“三級人民英雄”一次,并在1951年出席了華東軍區裝甲兵第一屆英模代表大會。
轉業后心系工作
女兒婚禮也沒趕上
新中國成立后,許敦杰從步兵調到了坦克部隊,后又到第一坦克、第四坦克學校學習,多次立功受獎。1964年,從部隊轉業到了地方。
許敦杰轉業后曾在濟寧市農機局工作,后調至濟寧市航運局。“我在坦克學校學過技術,就到造船廠當副廠長。后又調任港航監督副監督長,負責監督船員安全和處理水上交通事故。山東的船開到江蘇去了,如果發生碰船,就得去現場進行責任認定,商談賠償。”有時候許敦杰因公跟船,船員們看見他,航行中仿佛都吃了“定心丸”。
工作中,許敦杰經常出差。南方的瓷器很有名,他時常買些帶回家,每次孩子們看到他總戲言:“爸爸回來了,瓶瓶罐罐也來了。”許敦杰坦言,早年自己因工作忽略了家庭。“我當年結婚的時候,爸爸都在出差,忙得沒時間回來參加我的婚禮。”許敦杰的大女兒許鳳琴如今也退休了,時隔多年,提起這件事她仍有些許委屈。
1988年12月,許敦杰從山東省濟寧市航運管理局離休。如今他經常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到學校給孩子們講紅色故事。“現在生活幸福,吃穿不愁,我很知足了。”許敦杰說。

掃碼二維碼觀看視頻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涵
視頻記者 李靜 高廣超 張錫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