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祝舜路工地發現疑似丁寶楨墓的消息引發市民關注,該工地為“山東電建集團山東一公司”工地,“承建濟南洺悅佳園項目”。記者12日再奔現場盯守,古墓版《無間道》變身古墓版《貓捉老鼠》,“劇情”跌宕起伏。記者最新獲得的信息是,工地中確有古墓,工地已停工,考古人員已進入工地察看,下一步文物部門將繼續開展工作。
12日上午9點20分,記者到工地門口等待執法人員的到來,隨后同城記者越聚越多。上午11點,執法人員進入工地,記者則未獲準進入工地采訪。中午12點,執法人員出工地,但未接受記者采訪。

下午3點45分,記者終于從執法支隊相關人員處獲得相關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上午濟南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會同歷城區文物局、歷城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進入工地勘查,“去了以后的確發現有個古墓,有一塊墓墻露在外面,工地已經停工,并且設上了警戒線。已經通知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前往現場勘查。”
下午3點50分,記者致電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他表示,根據濟南市文物局領導要求,他已經安排考古人員和施工方對接,協商下一步考古發掘事宜,以便對發現的墓葬和遺骸進行客觀的分析認定。

12日,濟南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未接受采訪,徑直離開。
下午5點30分,記者聯系上了進入工地察看的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其表示,古墓在工地東部中間位置,眼下只露出一個殘留的墓頂,墓頂為弧形,由三合土夯筑,其他均被泥土覆蓋。該工作人員表示,從明代到晚清甚至民國都有用三合土夯筑墓穴的做法,根據目前情況尚不能斷定是丁寶楨墓,下一步文物部門將繼續開展工作。
另據丁寶楨六世孫丁峻發給記者的消息,丁寶楨老家貴州織金的丁氏家族副族長丁迎春確定16日下午趕赴濟南,但截至發稿,記者尚未聯系上丁迎春。
●老住戶回憶
守墓人的院子有11間房
工地發現丁寶楨墓的消息也引起了周邊居民的強烈關注。記者在工地門口采訪了住在附近的張傳明老人。今年65歲的他表示,自己小時候住在丁寶楨墓所在的丁家林,“一直到1993年大隊里賣了地,我們家才離開這里。我三四歲的時候墓被破壞了,光留下尸骨,那墓門是拱形地。墓有三四米深,能看到青磚,當時棺材的木頭都被征用了。聽老人說丁大人還給我們村里蓋過學校。”張傳明說,丁寶楨墓不遠還有一個院子,是守墓人住的,有五間北屋,東西各三間。
67歲的丁華芹老人是在丁家林的祠堂里長大的,她的祖父叫丁江元,但他們家并非丁寶楨后人。丁華芹告訴記者,小時候對丁寶楨墓印象很深,“墓碑有兩米多高,墓是大青磚砌的。墓被挖的時候我還很小,記得棺材里的衣服還沒亂,冒頂上還有珠子,還有個像望遠鏡一樣的東西,能看到遠處。”
來源: 濟南時報